第12章 儒家思想里的养生思想(上)(2 / 2)

养生中国 嵩山奇石 2988 字 2017-05-30

西方的智者也看到了问题所在,把目光转向中国的文化,许多世界难题要依靠中国文化才能解决,中国的儒家文化是解决西方世界问题的钥匙。西方社会的一个致命问题是人口减少,经济发达,人们不愿意生小孩,引起人口减少,西方的人口危机加剧,严重的影响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前途。

中国不会出现西方这样的问题,有的专家也谈中国的人口会在什么时间减少,但是中国不会出现西方的人口危机,这个推论的依据是儒家文化的孝道。我碰到几个这样的人,生几个女孩都要接着生,直到生男孩为止。也有不少地方实行计划生育法土政策,前面生几个女孩不罚款,直到生男孩才上门算总账,清算以前欠的超生罚款。有人批评说这是封建落后思想,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其实这和贫富无关,和学历无关,这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力量。著名导演张艺谋不能说没有钱,也不能说学历低,还是要超生,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生孩子。

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如果孩子少,内心总是会感觉亏欠家族和父母一些什么东西,不论他在其他方面多么成功,这是中国人千方百计要生孩子的主要动力。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中国都不会出现西方的人口危机,儒家的孝道思想是保证。儒家看的很远。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以孝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尊老爱幼的人也坏不到哪里去。古代有推举孝廉的制度,大家把孝道做的好人推荐去做官,在社会上形成了全民重孝的社会风气。中华民族推崇孝道,并且几千年不变,这在世界上也是唯一的。传统孝道故事《二十四孝图》更是家喻户晓,故事里的人物跨越了几千年,却都只是因为孝道做的好而流芳千古,成为中华民族历代人们学习的楷模。

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都在传颂着各种各样的孝道故事,直到今天,中央电视台每年评比的感动中国人物中一定有孝道突出的人,现在人们仍然推崇孝道。在中国历史上,文盲一直都是占大多数,怎么教化这些没有文化的人,孝道是最好的办法。实践也证明,孝道做的好的人和学识无关。

中国人以孝治家。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传承孝道是做人很主要的重任。老人长寿都需要儿女孝顺,每个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都需要照顾,别人代替不了子女,子女的孝顺是父母长寿的必要条件。

古人把不孝之人比做禽兽不如,古人把孝看的特别重要。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更是把孝看做是做人的基础,只有做到了孝才能继续读书,做其他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