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的偶像,神仙也生活在老百姓中间,有时间还能和神仙见面,帮人们解决困难。这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苦心修炼,追求成为神仙。
道教和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道士也是中医,唐朝名医孙思邈就是道士,他写的《千金方》对中医贡献很大,被后人称为“药王”。孙思邈写了许多关于养生的书籍,对养生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对后世影响很大,孙思邈家乡的药王庙门口至今还刻着孙思邈写的《养生铭》。孙思邈本人也很长寿,活了102岁,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他的养生理论是有效的。
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写的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说明当时很多修道隐居的高人都把采药养生、治病作为是一个重要的修炼内容。
西方宗教的神是遗传来的,是按照血统论;中国的神是修炼出来,都来自老百姓,甚至动物也能修炼成仙,大家熟悉的《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就是猴子修炼成的神仙。在道教看来,万物都是有希望修炼成神仙,这就给了每一个普通修炼者一个强大的精神动力。
道教是把养生作为自己的信仰的宗教,道教产生在中国说明养生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道教起源在中国也说明道教更加贴近中国人的养生思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