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都是你害的(1 / 2)

风雪迷途 一絮如来 2376 字 2017-05-30

新年的脚步如期而来,一如每一个过往。

而今年的春节自是不同,上到这个世界,每一个国家,不管是资本的还是共产的;还是细小到每一个个体,不论你是白皮肤还是黑皮肤,都在用各种传媒谈论着一个共同话题:跨世纪!

这个塞北小城也不例外。

今年的人们明显比每年春节热情高涨,沿街一家挨着一家的院门垛子上不时就能看到高挑着的大红灯笼,就连传承了几千年的红纸黑字的对联也被各种印刷着金龙玉风的烫金花边对子所取代,太阳光斜斜的打上去,明晃晃的……

江峰慢慢走着,不时的把路过的人家粘的对联大声读出来。其实除了印刷上确实精美了些,对联的内容无非还是“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春风吹满千家喜,瑞雪铺开万户香”之类,完全没什么新意。

这让江峰感觉略有缺憾,本能地觉得这对联也该和跨世纪靠近一点点,至不济,也该和改革开放的大好成果以及富民政策粘点边才好。

“嘉琪,叔来给你讲讲这对联的由来和规矩吧!”

小嘉琪没有理他,自顾自己的蹦蹦跳跳着窜到就近的一家门前,用稚嫩地小手指抠着人家对联上亮闪闪的金字。两支用红头绳打住的小马尾支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弧度,煞是好看。

这让江峰多少有点无奈。

说来也是,十岁的小女孩才不会去听自己唠叨那些平平仄仄的教条,在她的眼睛里,这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是各种神奇和魔幻所充斥的天高海阔。

想到这里,他会心的笑了。

“一会看有蝴蝶结没,给你拿一对扎头。”江峰远远的对着家嘉琪说。

“老叔最好了!”满眼的小星星。

嘉琪是堂兄江振的女儿,和江峰一直很亲。这不仅因为爷俩个的生日是一天,从小家里就给他们俩一起过生日,最主要的是父辈的溺爱。江峰的父母一直想要个女儿,但自生下江斌和江峰后,就赶上了那时的计划生育运动,母亲被乡政府派来的巡察队强行抓去做了“绝育”,所以这念想只能成为一种念想。所以,父母一直偏爱着女孩,这不仅表现在对江峰大伯家的两个姐姐青眼有嘉,更把这种偏执的喜欢转接到了下一代的嘉琪身上。

爷俩个闲说着话,已经来到了供销社前。

今天是正月初六,好几年没回娘家的大姑和姑父约了同村的二姑和姑父一起回来,江峰的爷爷走的早,只留下奶奶和大伯一家一起过。嘉琪跑来通知江峰一家也过去。知道两个姑姑回娘家,江峰赶紧收拾了一下,便带着妻子欣欣抱着一周半大的女儿小薇也赶去大伯家一起热闹下。同村的三姑和姑父也关了小卖铺,和表弟小文小两口一起过来,而江峰的父母因为和大伯家对门,更是早早的过来了。大伯家人满为患,简直连站脚的地方也没有,于是闲说了几句话后,女人们就都去了一墙之隔的堂哥江振家里,嫂子秀琴忙里忙外的张罗着,沏茶倒水,瓜子花生果盘各种往上紧端。江振隔着低矮的院墙把江峰喊到近前,掏出一百块钱让江峰来供销社买点蔬菜饮料,千叮万嘱别忘了买一条扑克带回来……

供销社还是老样子,临街一拉溜儿的七间瓦房,虎皮石砌的墙体上依然灰蒙蒙的,高大、古朴,很有岁月的凝重感。这是早年的国营单位供销合作社分社。自江峰记事起,就是程东一家人打理。因为程东和自己的父亲大伯都很要好,两家经常走动,江峰和哥哥江斌也和程家的三个孩子海燕、海峰、海瑞从小就在一起玩。说起来,这里,江峰真的很熟,熟到从小就可以自由出入柜台去找一两块糖吃。直到十来岁那年出了点小意外,他才不再去程家玩。若不是十岁那年发生那件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或许,他会一直和程家常来常往。

拉开店门外塑料布钉成的木制风门,江峰闪开身先让侄女嘉琪进去。还不等他进门,就听嘉琪脆声声的喊道:“老婶儿!”

江峰顺手关上风门也走进店里。身后传来门轴让人有些牙酸的“吱呀”声。

店里没有别人,除了自己和家琪爷俩个,七八米外的柜台转角后露出半截浅粉色的羽绒服格外引人瞩目。一张清秀的脸上,正有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定定的看着自己,两只手按着一本厚厚的书,不翻,不动……

“呀,海瑞回来了?新年好啊!”江峰咧开嘴笑了笑。

他没有向前走几步就停了下来,手搭在过道一旁堆放着的饮料礼品箱上,静静的看着柜台后的那个人儿。

“哦,嗯。三哥来了!”

海瑞抬起右手,将散落在眼前的几丝秀发掖到耳后。将书合起,顺着柜台后的廊道不紧不慢的走到正对门口的地方,隔着柜台,揉了揉正趴在柜台上看着自己地嘉琪的小脑袋,一边笑着说:“我们家嘉琪又长高了!”

一边说着,一只手早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糖果给嘉琪。然后,抬起头,又望向江峰。

“我来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