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尘埃3(1 / 2)

昆仑神踪 谜天大圣 3234 字 2017-08-04

“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我合上书本,只觉一阵头晕目眩,不知道二叔怎么会有这么些古书,随手摘取一本都是些古奥难懂的诗篇,每当我拿着这些诗篇去找二叔,他都不会给我解释,只叫我自解,我心中纳闷,我要能自解还找你干嘛,久而久之,我也发现,二叔并不是个爱书之人,很多书他都只是随手翻阅之后便不再过问,因此我也乐于得出结论,找他也是白搭,因为他也未必懂得。

对了,我叫白告,人称小白,出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如果要说我这个家庭有什么特殊的话,那我只能说,唯一特殊的就是我这个二叔。

二叔这个人就像我的父亲一样,甚至更甚。小时候家里没钱,父母忙于奔波挣钱,所以很自然地就把我丢给了二叔,可奇怪的是,在我儿时的印象里,我的父母和这位二叔大部分时间却像陌生人一样,更奇怪的是,我的二叔好像从来不用工作,他没有朋友,没有家庭,我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如果硬要说一样的话,那也只能是我。

他只是一年四季在家呆着,过着千遍一律的生活,以至于每次我去到他家都能看到他坐在那张红色的木椅上看新闻,从收音机到黑白电视再到彩虹电视,他的世界里仿佛永远都是新闻,关注不完的国家大事、国际大事,只是新闻,当然,极少的时候他还会读古书,不过我长大之后便把他这种行为定义为乱翻书了。

他每次都是全神贯注地听着新闻,很多时候眼睛却不在电视屏幕上,或许就连他自己也找不到自己的眼神,因此好多次他都没有注意到我,只有等我叫他的时候,他才会无限疲惫地转过眼来,里面仿佛蕴藏着某种失落。

这失落可吓坏过年幼的我,就像一个人眨眼之间老去了似得,这种感觉,我也是直到长大离家之后才体会过,那是一种沧桑之后在人身上留下的印记。

不过二叔的沧桑永远是暂时的,我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那沧桑印在他的哪里,这时他才会露出一丝珍贵的微笑,摸着我的头道:“时间还没到,时间还没到……”

对了,二叔还是一个当过红卫兵的军人,他曾走遍祖国大地,游过千山万水,如果不是他亲口告诉我的话,我到现在都不会知道他年轻时还有过这样的激情,因为自打出生到现在,除了训练,我还真没见二叔出过门。

在和二叔生活过的那些岁月中,我过的很自在,他不太管我,对我的要求比对他自己要松散一万倍,我从没见他抽过烟喝过酒,这在现在的我看来着实是极其难得的,不过在他那里,我还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所以童年也并没过得像想象中那么潇洒。

然而,在他的身上永远仿佛有一层透明玻璃将我隔在外面,这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伴随着我的童年,即使是在我最少不经事的时候,他对我来说也是那样的神秘,所以出于好奇的天性我也乐于靠近他,可惜,直到成年以后,我仍然不敢说自己对二叔有多少了解,因为过于神秘的东西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反而成了一种远离的理由。

在这样的远离中,我长大成了人,二叔却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着原样,我不知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千遍一律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孑然一身,说好听点是隐士风范,说难听点就是孤僻到令人发指了。

自从我外出求学之后,便和二叔彻底断了联系,因为他拒绝使用手机,甚至于到现在也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毫无兴趣。

我不知道这个时代还有没有我二叔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也只活在那个时代。而我,自然而然地离二叔越来越远,每天在手机上消磨自己的时间,每天在网络上耗费自己的生命。

然而直到某一天,一切都仿佛变了,只因为二叔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还是我帮他去邮局取得,那时我失业在家,整天闲的蛋疼,除了找些狐朋狗友鬼混就是睡觉,某天不知道突然哪根筋搭错,竟然莫名其妙走到了二叔家。

二叔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惊喜,随着我的年岁增长,我反而觉得自己和二叔越来越远,而且一般情况下他的话极少,少得吓人,记得小时候我半夜有次撒尿在床上,半哭着叫他,他居然只是嗯了一声就转过头继续睡觉了,丝毫不介意和我一起睡在湿润的床单上……

这天他告诉我有封信,叫我去帮他拿,我居然也没想起问他是哪家快递就走了,那天可把我累惨了,直跑遍了县城的所有快递公司都没有这样一个叫白少尘的人的信,后来我转念一想,他娘的浪费了半天时间才反应过来,以二叔这种老古董的风格,这信定在邮局无疑。

明了这点之后,我直奔邮局,谁知,到邮局之后,工作人员根本也是一脸无语的看着我,说他们这里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样一个人的信,最后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工作人员只能无奈地把我领进收件室,让我自己去找。

这下换我无语了,偌大的收件室,大大小小的包裹堆积如山,我暗骂这信又不是包裹怎么会堆在这里,或许工作人员是要让我死心罢了,然而我又恰好是这么一个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