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个人为什么要求奋斗(2 / 3)

心态导致胜负逍遥游好比有钱人的旅游,底气十足,可以尽性。人生来即富足,后因世事变迁而失去。人抓住变迁,顺风而起就可以更加富足,重返自由。逍遥游就是重返自由,好比鲲化为鹏飞起来。

逍遥游好比有钱人的旅游,底气十足,不会半途而返。

人都是爱玩的,特别喜欢游山玩水。雅人谓之浪游山水,其实就是游山玩水。那么,雅人,或者说有学问、有思想的人浪游在山水中有没有意思呢?有意思。

比如晋朝的王羲之浪游东南山水,参悟书法;唐朝的玄奘浪游西域,万里取经;明朝的徐霞客浪游天下,半是科学考察,半是玩耍。今有我的朋友熊晋仁,最近从北京跑回贵州,又打算从贵州徒步到西双版纳,他干嘛这么来回折腾?原来他想在路上找个村姑当老婆,可谓是有心人了。

以上雅人四种:王羲之、玄奘、徐霞客、熊晋仁都因为不同的目的去游山玩水,有没有意思呢?有意思。凡此四种人,不游不快。

昨天,我家里搞了一个基督徒的家庭聚会。聚会是我老婆发起的,她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而我则是一位不守清规戒律、只重内心信仰的新教徒。

万物本无聊,经我一用,立刻有了意义!

在聚会上,我大逆不道地对一位于弟兄说:

“好多人信仰太苦,特别老是被迫承认自己‘有罪’,这是不必要的。我用我的‘爱论’取代旧有的‘罪论’,这样就可以把人们解脱,不再纠缠于罪不罪,直接去爱耶稣,就可以了。比如一块磐石本来是好的,你把它顶在头上就不爽了,把它踩在脚下多好,可以当基石上升。因此要放下一切包袱,不再从认罪上解脱,要从爱心上解脱。圣经可以不看,祷告可以不做,只要心里有耶稣就可以了。任何时候只要你说‘夫子我爱你’,那么就可以获救。”

我的话产生了神奇效果,把于弟兄心里的包袱解开了,他当场表示我是正确的,暗示可以跟随我,建议我去讲道。我感觉好极了,因为世上又多了一个轻松人,少了一个倒霉鬼。他进我屋时一脸晦气,出门时面有喜色,这多好。

我的大意是:要轻松,不要沉重。要快乐,不要过分辛苦。

其实这是常识呀,为何世人不懂?

因此,我在此向大家推荐一种最爽的旅游方式,那就是有钱人的旅游。至于怎样才有旅游的“本钱”(指积累能力),本书后面将讲到。

我们必须承认有钱人比雅人活得滋润!

必须承认有钱人的游玩可以比雅人更尽兴!

因为有了钱就可以准备充足,有各种交通工具代步,有各种人侍候,险处有人开路,美处让我独享,有美金随时取用,可以洗温泉,可以在帐蓬里看日出,没有苦,只有乐,这才叫旅游,何必一定要受尽万难,才能见真山真水?

只要是真人,就可以见真山真水!

小时候我坐在晚上的坝子里,看见天上的月亮里好像有个和尚,很好玩。又看见月下的山峦,朦朦胧胧,但又一切清楚,非常好看。

庄子自从写了《逍遥游》后,“逍遥游”一词成了常用语,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自己逍遥快活,其实是意淫。读书人在书斋里走神,做白日梦,哎呀呀,以为爽呆了,马上提笔写一篇记梦的诗文,其实太可怜了。正好比曹植得不到甄妃,就写了一篇《洛神赋》,写得那么美,有什么用?

我的观点是:真正的爱情必须占有,真正的旅游必须有钱。当然,我的观点太俗,很多雅人肯定不爱看,但我说的是老实话。

我少年时热爱大自然,曾涉险行走在青海草原,回来遇狼;又徒手攀登昆仑山;冬天下大雪孤身上华山,都非常凶险,固然亲历美景无数,但实在是太苦太险,这样的事以后应该不再发生了。现在我就等自己有钱了去一趟近处的海边晒太阳,可能会更好。

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逍遥游首先不是常人理解的神游。神游一词好听,说白了就是走神,做白日梦,毫无意义。我曾学佛,并且正在学道,对种种静坐功夫不陌生,其实那时出现的种种美好感受都是幻觉,而已,而已。

正如耶稣的“复活”不是抽象意义的精神复活,而是实实在在的身体复活;庄子说的“逍遥游”绝不是坐在那出神,而是实实在在地让身体享受到了旅游的快感。

正如庄子所形容的“无所欲兮无所求,泛若不系之舟”。

“旅游”一词很多人认为与“逍遥游”不是一种游,但我认为“逍遥游”就是旅游。就是玩。当然是那种彻底的玩。

玩的境界有三种:

一为玩自己。

二为玩别人。

三为玩整个世界。

当然这不是玩弄,而是玩耍。

人生贵嬉戏,婴儿之所以最快乐,即在于她有一颗嬉戏的心。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