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狼狈地回到了南山,急急忙忙找到他老爹利萧诉苦,没想到却气得他老爹把他一个耳光打翻在地。
“人死了,地方丢了,你还有脸回来?”利萧恨铁不成钢。
利维哭哭囔囔,支支吾吾道:“没办法呀,我当时又不在那里。”
利萧听了更是火大。
他早就听说,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从来不肯好好待在小东山,到处鬼混。没想到这时候倒把这个事情拉出来推卸责任了。
“朽木不可雕也!气死我咧!你给我滚回房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利萧怒冲冲道。
几个下人忙来把利维扶走了。
等到利维退下,利萧左想右想不是办法,便召集了南山的中高层前来商量对策。
人来得挺快。
见人来齐,利萧把事情一说,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
有的说:“以血换血,以牙还牙。”
有的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有的说:“清风势大,不如和解。”
有的说:“联络花梗,共同破敌。”
……
利萧听着大家的见解,心中不停谋划着,等大家尽舒胸臆,他主意早已打定,便道:“我们南山一堂,蒙花梗老寨主垂爱,得占此地安生,更多得了不少飞地来开垦,可以说一直以来,左右逢源,顺风顺水。今天这事,单凭我们南山一堂之力,确实难以解决。据报,清风观派驻了二十多人的团练驻守小东山。我们南山堂呢,总共能用的武力不过区区四五十人。他们据险而守,易守难攻。我们贸然前去,不仅不能帮兄弟报仇,反而可能被一举击破也有可能。为今之计,只有去征求花梗现寨主,也就是我外甥龙秋的帮忙,让他们助我们一臂之力了。你们觉得龙秋会帮我这个舅舅吗?”
堂下一时沉默。
很快,有人回答:“龙秋这个人,做事风格和他父亲一点也不同。他父亲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而他却做事却是一概求稳,保守得很。不知道在这件事情能不能争取得他的支持啊。”
利萧道:“事在人为嘛。这个龙秋,名义上是我外甥,说起来也并不小我多少岁。我们从小一块长起来的,也算是发小了,亲情友情俱在,他不能不卖我这个面子。这个事情嘛就这样说定了!”
既然利萧已经决定,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
利萧当即宣布散会。
会后,利萧亲自写了一封信,派一个下人送回花梗寨去了。
没想到,迟迟没有回音。
两天过去了,利萧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自己亲自走一趟。
利萧叫上儿子利维,备了点薄礼,带上三两个下人、兵丁,这便动身上路。
南山寨离花梗寨并不远,不过十几里之遥,利家父子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到达了目的地。
花梗寨说是本地老牌地头蛇,实际上也没有多有钱。
这里并没有什么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这里的人住的也无非就是那种乡间常见的泥坯房子。
包括花梗寨的寨主龙秋一家。
非要说龙秋家和普通花梗寨人家有什么区别,那大概就是,他们家的泥坯房面积大些、数量多些,而已了。
毕竟花梗寨闻名于蟠龙山区的,并不是它的赚钱手段,而是武力。
花梗寨,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中等村寨,实际上是一个习武之风浓厚的所在。
这里的居民忍耐力超级强大,凝聚力也相当给力,经常会出一些勇武非凡、义薄云天的人物。
而这些人物大多会紧紧围绕着花梗寨的核心——龙家,护卫着花梗寨附近地域的稳定。
武力强大,使他们看上去相当不好惹。
忍耐力强大,使他们几乎又是一种和平友好的象征。
在这两者的感召下,多年之前开始,花梗寨已经吸引了相当多小村小寨的投靠,成为了这片区域名副其实的共主。
经营花梗寨的龙家,自然也就成了令人尊敬的象征。
花梗龙家现在的主事人,是前任寨主龙浩深之子龙秋。
龙秋打小并没有被过多宠溺。
他还未成年时,便被父亲送进附近的一所寺庙中去做杂役,顺带学习文化和各种技艺。
如此,在民风淳朴、人们普遍目不识丁的蟠龙山区,龙秋算得上是一个相当有文化的人了。
而同时,他的父亲也请了花梗团练中的老师傅,对他进行严格的武术训练。因而,龙秋并没有长成一个手无束鸡之力的书呆子。他的武艺,在悍匪遍地的蟠龙山区来说也是极恐怖的存在。
在这样牛逼人物的带领下,当年清风观蟠龙军崛起横扫四方的时候,都没有太敢招惹花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