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北江(4)(1 / 2)

中州大陆传 沐语春风 2279 字 2017-07-03

我死后,一定要多听诸葛云顿之言,切莫冒进—皇甫少桦

第八幕江陵城守府

“眼下上官未明兵势正盛,我们如果与上官军正面交锋恐怕难以抵挡”江陵城守府内,金龙星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其坐以待毙,我们不如速速转移,树挪死,人挪活。主动放弃江陵,转移到上官军后方,南下中江占领武陵和桂陵。这一来中江距离南江更近,宋楚两军互为犄角,可以牵制上官军的行动。二来有了宋军的北方牵制,楚王也更容易一统南江”

“两军还未交战,金丞相就怂恿宋王放弃宋国根基,是不是有些涨他人志气,没自己威风”听了金龙星的话,卢坚平有些不满的说道。

“卢将军,这打仗不仅仅靠勇力,也要考计策。眼下上官军力强盛,我军虽然刚刚大胜,但是军队没有获得修整,而且我们的军队中多为流民,面对上官家精锐,稍有一点挫败,就容易整个战线崩溃。”看到卢坚平顶撞自己,金龙星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耐心的解释到。

“久闻慕容丞相足智多谋,对于上官未明领军来犯之事,有何指教?”康盛海对着一言不发的慕容锦程略有深意的说道。

“锦程毕竟是一个外人,宋王勇冠三军,金丞相又足智多谋,锦程此时如果说出自己的计谋,大有些班门弄斧之意”

“慕容丞相严重了,既然宋楚要联盟,慕容丞相总要拿出一些诚意来吧”

“既然宋王如此看重锦程,锦程倒有一计,宋王可知为何上官未明会亲率大军前来灭宋?”慕容锦程卖着关子说道。

“上官家族既然为国戚,剿灭我等所谓的叛贼,难道不是分内之事吗?”

“既然如此,眼下西北、南江甚至西川都有叛乱,为何上官未名不去别处专门要来北江?”

“西北有上官成龙在、南江有上官冒在至于西川,那是李家自己的事情。难道慕容丞相还有其他高见?”

“西北虽然有上官成龙驻守,但兵力一直处于弱势,南江上官冒早已退守航柏。而北江地区上官家却下以重兵进攻,锦程认为,之所以上官家族如此看重北江,是因为北江是仅次于东北的中州第二产粮地,而江陵与江夏正好位于北江粮食北上西北的必经之路上。如果不消灭宋王占领江陵,那宋王就好比卡在咽喉的刺一样让上官耀然寝食难安,而也正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给,上官家在不敢在西北投以重兵。可以说,此战不仅仅关乎宋国生死,还决定西北还与南江战事的走向。”

“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南下中江,只要远离粮道,我们对上官家族的威胁变小,上官家族自然会把重心放在别处,我们也正好可以趁机发展壮大。”听了慕容锦程的分析后,金龙星继续向康盛海建议南下。

“金丞相此言差异,所谓唇亡齿寒,如果你们放弃北江,那么上官家族就可以打通粮道,到时候用于征战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西北,西北联军必然无法抵挡上官家族的攻势。等到西北联军灭亡。上官家族就可以全力对付我们,你是想现在与上官未名对抗呢?还是两三年后与上官成龙决战?”听到金龙星的建议后,慕容锦程反驳道。

“慕容丞相似乎话中有话,如此反对宋军南下,是否害怕我们抢你们楚国中江的底盘呀?”

“金丞相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金丞相如此担心楚军会趁虚而入,你我大可以鉴定协议将北江一分为二。不过锦程相信宋王是个明白人,如果北江粮道被打通意味着什么,宋王肯定比锦程清楚。”

“我可以不南下,但是如何守住这江陵城,慕容丞相也说过我军难以抵挡上官未明的军队,难道真想让我宋国给楚国当炮灰不成?”

“宋王此言差矣”慕容锦程继续对众人解释道:“我同意金丞相的说法,与其坐以待毙被上官未明耗死,还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只不过我们打的不是武陵,而是上官军的大本营—江夏!”

“江夏?江夏是上官军的大本营,防守严密,慕容丞相难道想本王去送死吗?”

“非也,非也!江夏虽为上官家大本营,但是上官未明,急于打开粮道,必然会倾巢而出,而此人生性多疑,只要我们广部疑兵,他上官未明必然踌躇不前。到时候我们围攻江夏的流言一传,他必然回师救援,到时候我们在回援的必经之路上做埋伏,大事必成!”

“既然如此,就依照慕容丞相的计谋去办。”对于慕容锦程的建议,康盛海不仅没有反对,反而立即下令卢坚平等人率领部分军队死守江陵,他则亲自率领主力向着江夏杀去。

第九幕江陵城外

江陵城外,上官未明的军队如期而至。在上官未明的指挥下,全副武装上官军无不奋勇向前,很快城墙被砸出缺口,上官军队一拥而入,卢坚平虽然率领守军拼死抵抗,奈何守军兵少,很快江陵外城失陷,卢坚平被迫率军退守内城,继续抵抗,就在江陵城内城马上就要被攻破之际,上官未明收到江夏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