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响,霜冻寒。
星光转,石关破。
在一夜月息蒙云之时,七阁所在的青山方向,一计刺耳轰鸣吵醒了整个长乐城。
青山不远之处,一座土丘上,借着若有若无的月光,一道飒然的身影绽放在这不寻常的黑夜之中。
当轰鸣骤响之时,城中大多数露出惊恐狐疑模样,可他却是一脸淡然,似乎早已提前知晓了一切一般。
衣袖随着隐约而来的微风轻轻而动,可他的身体却如屹立在这大丘之上风雨不动的大山,他没有说任何一句话,只是那对眸子之中总会闪烁着与这黑夜不相协和的亮光。
他的嘴角微微一扬。
而他也终于说了一句话,声音很轻,却如古钟一般,能够摄入人的心中。
“哈哈,千年之关,时至今日,终于开启,隋雪寒啊,隋雪寒,看来我终究是走在你前面的啊。”
这古钟般的声音,在下一秒变得格外的邪魅。
………..
小屋之中,洛太古递给了孟生一个锦囊一般的布袋。
“这是?”
孟生将布袋在眼前晃了晃,只见这布袋上刻画着两条身体互相缠绕住的八爪金龙,并且这布袋的工装也是格外的精美,在袋缘一侧有一层细细的紫金流苏,而这流苏不知是何质地,相较于市井之上的而言,不知要轻软多少倍。
洛太古面色难得的一沉,说道:“这是一件中上品质的法器,名为紫金清阳锦,这锦囊之中蕴藏梦坨境之上的修道之人的灵元,你此番随我前去七阁之关,而这锦囊便可保你不被千年煞气吞灭心神。”
孟生听后又是看了些许眼,随后便轻轻将这紫金清阳锦置入怀中,在胸口轻轻拍了拍,这才安下心去。
而洛太古见孟生将紫金清阳锦搁置好后,便微微拂了拂衣袖对孟生说道:“七阁石关已破,西极之地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想必如今都已开始动身,你即刻便随我去长乐南城一趟吧。”
长乐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孟生所处的位置是长乐北城,那么南城便是城中与孟生相隔最远的位置,孟生有些无法理解洛太古的行为,便是困惑道:
“如若去七阁青山,从北门而出应该是最近的方向,那你去南城作甚?”
洛太古目光微微一转,面朝南方,心神道:“去接一些人。”
…………
孟生原以为需要步行而去,可是出了屋门孟生才发现自己这想法有多么可笑。
当世修道之人以修炼灵力为主,而灵力与修道者本身心神魂魄相融的程度便造就了如今境界的划分,当入修道,有七尺之分,这便是所谓的七尺境。
而七尺之后,灵力与心神便可化就大元神,而这便所谓入了那三黄境,而修道之人一旦入了三黄,便可飞天入地,日行千里。
而当三黄大元神汇一而后,便会在心神之内化成一颗花苞,这便被称之为道一境。
当花苞绽放之时,梦坨花自当随之出现,而这便是洛太古先前谈到过的梦坨境。
有了梦坨花,渐渐心神之处便会化成一曲清潭,此时便被称之为潭中境。
而在潭中境之上为无量境,可无量境的存在即便放眼整片天地也是屈指可数,能够踏入无量境的,哪一个不是在青史河流之中占据了半片江山的存在,人们往往对无量只有神往,却无法触碰,即便是如今已修炼千年的洛太古,也不过领悟至半步无量,潭中大圆满,可他便已经坐上了当今百宗之门第七宗玄镜宗宗主的位置,可想而知,那些真正的无量境之人会是何等的存在。
但无量境之上,却无人可知。
可是悠悠岁月河流之中,人们真正只满足于无量境吗?
人的欲望是无限大的,而修道者对于境界的追求更是大至星河难喻,可是无量境便已是凤毛麟角,那无量境之上又真的会存在吗?
这个疑问困扰了人们多世,可是人们的记忆只停限于以苍仙为首的这个世界,而那些古荒前的大能们,人们根本无处可寻,也无迹可寻。
但对于无量之上的疑问,苍仙却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亘古岁月星河之中,你们难道早已忘记了初始,你们修道一生,追求了一辈子,难道只为了无量?”
苍仙说的看似很隐晦,可是却显而易懂,追道一生,难道我们真的都已忘记了初始?那么修道初始是何,很简单,一个“仙”字足以。
那么苍仙给出的答案换句话来讲便是,“无量之上,便是仙!”
………,
此时屋门之外,洛太古轻捏孟生的臂弯,随后孟生只觉身体一阵轻飘,脑袋不自觉有些恍惚,可当孟生定过神来后竟是惊讶发现,只是在那一瞬间,自己已经从原始的北城来到了相隔遥远的南城。
“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