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捏酥(中)(2 / 3)

食至名归 高楼望月 4433 字 2016-05-26

犹豫是不是继续让林雨箫当钦差,后来观察林雨箫并没有出事,只是太悲天悯人,不让其继续伸张正义会更难受。

这么大的事还不是头一回,他怎么就给忘记了!?

……

因为多重的烦恼,岳临风就没有追着柳依依去厨房,这让柳依依在小唐的专用厨房里格外轻松。

“我能用这里的东西?”刚进来时柳依依还是小心翼翼的,她没忘杜少南说小唐不喜欢别人打扰他做菜,会飞出菜刀的!

“我不用的时候你就可以用,”小唐果然是有条件的,“不过现在你就可以用,我让你来不就是看你能做多少道点心吗?”

他说能用柳依依就放心了,“那唐老板想让我做什么样的点心?”

“不油腻的,软的,好消化的,雨箫这两天心情不大好,想吃清淡的。”小唐是习惯从林雨箫的角度考虑。

小唐这已经是第二次说林雨箫心情不好了,柳依依觉得自己再当作没听见不大礼貌,于是问道:“林大人怎么了?可是身体不舒服?”

小唐望向窗外,随着船行远处的景物也在变幻中,他缓缓说道:“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本就有许多烦恼,更何况前世因今生果……”

“……”柳依依有听没有懂,但好象不是因为她占了本该属于林雨箫的最好房间在生气,那她就放心了。

“你随便做吧,要我回避吗?”好在小唐一下子就把话题转回来了。

“不用回避的,如果唐老板能指点一二我更是求之不得。”柳依依的厨艺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学的,所以没有密而不宣的习惯。

“柳小姐客气了,你做的是你的,我指手画脚岂不是成我的了。”小唐说完还是出去了,不过也没走远,就在门口往外看风景。

如果一般人听了,大概以为小唐或傲气或不近人情或者干脆就是讨厌柳依依,不过柳依依上一世上学时还长了点见识,小唐说的话和说话的神情让她想到当年的一件事。

那是快毕业的一年,张怡和其他几个成绩好的,被他们的老师带到老师的老师家里给他们开小灶,那是一位据说已六十耳顺的老师傅,若按古代的辈分来说,张怡他们得喊人家师爷爷,当然现代就喊爷爷了。

老师傅笑眯眯平易近人的很,专门拿出炖了足足六个小时的又锅烧的猪蹄给大家解馋,那味道是张怡从没吃过的好!不光她没吃过,别的同学也没吃过,人多猪蹄少,一人也就是分一口,于是有人叹息有人舍不得有人立志将来一定会做出一模一样的猪蹄!

对于舍不得还想吃的,老师傅仍然笑呵呵的表示,想吃就过来,他老伴去了小儿子家,大儿子忙生意忙得昏天黑地的,孙子也出国了,他一个人正寂寞呢。

对于立志将来一定会做出一模一样的猪蹄的同学,老师傅则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才子喜欢书法,特别羡慕先代名人的字,是早也练晚也练,睡觉时还用手指写写划划,一个不留心就划到妻子身上,疼醒了她。

当妻子的肯定不高兴,自然要抱怨两句:“你自己也有身体,往我身上划什么?”

结果这一句让才子如醍壶灌顶,对啊!前代人写得再好也是人家的,人家能成为书法家,他为什么不能?

从此以后,才子不再单纯的学习,他取别人之长以补自己的短,同时不放弃自身的特点优点,终成与前辈并肩的一代大家。

万物都同这个理,做菜也是一样,同样的食材每人做出的味道也不同,青出于蓝要胜于蓝而不是同于蓝,张怡当时便有所悟。

现在望望小唐的背影,柳依依莫名的把他和那位老师傅联系到一起,或者这就是所谓大厨的境界?

小唐远望沿途的风景,眉头一会儿皱一会儿开的,荷花桂花在门口等着自家小姐,反正也是和大妖站一块了,干等着不如套近乎。

于是荷花小心翼翼的先开口:“唐老板也有烦心事?”

“人活在世上,怎么可能没有烦恼?”小唐不但回答了,还十分平易近“妖”。

桂花便也大着胆子问道:“唐老板有的也是俗世人的烦恼?”

“身在红尘恼的当然是俗事,”小唐一叹主动说明,“你们看远处的山都绿了,江南的春天比京城来的要早,所以我开在江南的唐之堂分店,每年端午的时候都要进山采玫瑰花,快马保证最新鲜的运来京城给我,我好将其腌制做点心馅,可采摘的人一多,这事就成不了秘密,也不知哪个缺心眼儿的给传出去了,更夸张的是传说唐之堂之所以必须端午上山,是因为那天的花最好最鲜,结果之后的端午节山上的人就多了去了,你说我能不烦吗?”

“那您提前几天上山不就行了?”桂花不认为这事有多大。

“之所以端午是有讲究的,那天的确是花开最艳最好的时候。”小唐摇摇头,如果能错开时间他又何必定下端午上山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