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蛋几宁施 各必踢米(1 / 2)

人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话不假,孟烦了回到宿舍,正准备跟贾宝玉聊聊军训时遇到的那几个有趣的四班的少年,比如说话总带着一份白山黑水守山犬味道的陈二狗,又比如那个语文考了126分,数学附加题只得了九分的偏科少年夏侯瑾轩,又或是那个看起来长的特像老实和尚的猪刚鬣。

可孟烦了还没说话,贾宝玉已然被人勾了魂去,一副神不守舍的模样,不由得想起夏侯瑾轩低吟的几句诗,依稀是什么芍药蔷薇什么的,却偏偏记不太全,只得叹一声,“少年心事常怀春啊。”

孟烦了虽说来自北平,其实只是北平下辖的一个外人不知的小镇子,所以他一直觉着自己是小地方出来的人,旁人一眼便能看穿自己掩藏不尽的那股泥腿子味道,说的不好听就是穿上龙袍也成不了太子,而与之相对的就是贾宝玉,这种天生的公子哥儿无论多落魄,初见也不会让人小瞧。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贾宝玉的那股子自信,孟烦了没有底气,家里的父母临行前一直叮嘱他不要闯祸,所以一直不明白贾宝玉可以那么大胆,想散心就可以背上书包远飞千里,,想追姑娘就不怕闹得天翻地覆,而贾宝玉也不明白为什么孟烦了那么小心谨慎,那么卑微而隐忍,瞻前顾后,如履薄冰。孟烦了也想过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他那个封建家长式的父亲的影响,那位秉承着儒家中庸之道的老爷子,最大的自豪便是培养了一个温良恭俭的好儿子,而烦啦最厌恶也是最痛苦的,同样也是这一点。

贾宝玉说做就做,仅用了一天便弄到了那个姑娘的信息,这种确定目标后的执行力也是让孟烦了叹服的。

“烦啦,你说晴雯这个名字好不好听?柳晴雯,柳晴雯,真好听。”贾宝玉双手托腮,微笑着问孟烦了,眼神温暖而柔和,像冬暖日子里的阳光。

“这是你第十八次问我这个问题,我拒绝回答。”孟烦了烦闷的掏了掏耳朵,想要把这句话从耳朵里掏出来,没有表情,也没有人能猜出他现在在想什么。

“管不了了,我已经打听好了,她的社团后天有个聚餐,我要想个法子混进去。”贾宝玉双手紧握,眼神坚毅的像风波亭里的岳飞。

“唉,满眼的爱国为民,满肚子的花花肠子,好一个眉目轩朗的浊世佳公子。”孟烦了忍不住的话中带刺,贾宝玉也不在意,因为他知道烦啦是在嫉妒,嫉妒自己的勇气。

贾宝玉一直坚信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这种自信源自贾政的言传身教。贾政的发迹之路上,九成的事情都是用钱解决的,而剩下的一成,需要更多的钱。果不其然,贾宝玉在老实和尚的办公室电脑里发现了柳晴雯参加的魔方社团人员的详细名单,更巧的是那个社团的社长就是一位他认识的学长,甄宝玉。

这简直是命中注定的一段金线玉盟。贾宝玉在和学长打了个招呼之后又知情识趣的奉上了两包软中华,他就成了魔方社团的编外顾问,享受副部级待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孟烦了冷眼旁观,本不对贾宝玉的心血来潮抱什么希望,却愕然发现这事至少已经有了六成把握,剩下的三成天注定,还有一成就是谁也说不准的女孩子的心思。

由此也可见,其实宝玉远不是孟烦了想的那么冲动。虽说贾政的教导让他从小就学会了审时度势,察言观色。所以他才会在薛蟠人多势众的时候装傻充愣,忍气吞声,但他毕竟从小跟着贾代善,骨子里那份破落户的市井之气还是没有磨尽,要不然也不会在单独见到薛蟠他们的时候,想也不想,干净利落的寻了块石头,赌一把匹夫之勇,争一寸长短,吃一口飞醋。兵法韬略,可能宝玉还不懂,但谋定后动,大胆出击,他却深得其中三味。

孟烦了躺在床上,静静的看着贾宝玉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帅气的西装,正准备出发,他终于按耐不住,“等一下,我也去。”不顾贾宝玉玩味的目光,将他拖出门外,贾宝玉当然不明白孟烦了为什么非要跟着去,孟烦了想着脑海里一个带着眼镜的长发姑娘,眼神变得有些柔软,推推搡搡的说,“就当取经了,不行啊?”

九月的天气正当时候,并不是炎热,也不是清冷,微风带着些许寒意,空气中却又透过几丝暖阳,宜出游,交友。

西校区的格局并不甚大,导致这些社团协会也不成气候,聚会的地点就定在门口一条街的小川菜馆子,其实也就是吃个饭,聊聊天,没什么大事。

不过,对于有心思的人来说,便是天赐良缘。

到了餐馆门口,贾宝玉眼前一亮,甩下孟烦了,嘴角含笑的踱到前面去,掏出一个什么东西递给了一个女生,孟烦了看着那姑娘,只觉着皮肤甚好,眉眼清秀,眼神看起来也有几分风流灵巧,不由得暗暗赞一句宝玉的品味。

那女孩子先是脸红低头,本不欲接的,不知贾宝玉说了什么,她想了想还是将东西收下了,然后逃也似的像只受了惊吓的小兔跑了进去。

孟烦了呆呆的站在原地,嘴里翻来覆去的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