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胡侃(2 / 2)

远山崛起 摇曳的梦 3542 字 2017-06-08

东生说道。

“开发区?”力雄加重了语气,这时候建开发区的地方还很少,都处于试点阶段。到九六七年之后,随着开发区的建设成熟,全国一窝蜂的建设开发区。他有些意外,他也才刚刚接触开发区这个词语,可张东生既然就知道了。

“是啊,建设开发区,如果能成功的话,上面会有一些政策性补偿,这样就可以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张东生和力雄碰了一下杯子,轻轻的抿了一口酒,接着说道:“其实说这些都是扯淡,以什么形式来发展经济不重要,关键是发展经济,作为企业来说,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同时兼顾当地人民或者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就是第一,自己盈利,第二,多为当地税收做贡献,第三,能更多的吸收当地的劳动力,带动经济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有魄力和决心,清除一些壁垒,拉进来投资,或者说找来资本进入本地,那么咱们首先就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企业要用地,你政府就得首先有个大局规划。只要企业进来了,首先就要建工厂,招收工人,开工生产,产品销售,有了利润,当地税收就会增长。最关键的是,手中有钱的工人在物质需求上就会不断增长,带动当地一些服务行业发展。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甚至形成产业链,在开发区片区就会形成一个大面积的住宅区,在其附近就需要有一下相应的功能性设施或者建筑物,也就是服务行业来支撑,这样整个开发区也就形成规模了,算是做成功了。”

“其实最关键的点就是政府要能够保证企业的基本利益,比如在治安和一些基础设施上多花一些功夫,企业愿意进驻,并且能够发展,开发区也就算是成功了,所以说来说去,开发区不需要那么多的探索,就是政府把一些功能体现到位了,就成!”张东生说的很乱,也很随意,就像是闲谈一般,可力雄他们几个人却是听懂了其中的关键词。

力雄看了一眼米东斐和那位男子,然后问道:“要是按照你说的,把西郊划出来,规划好了,招不来投资,怎么办?咱们作为生意人,总不会盲目投资吧?”

张东生呵呵一笑道:“前期拉投资肯定是很困难的,咱们几个本地人都不太愿意在当地投资,更别说外面的资金了,这也是一个难点,当然,这关键还是看当地政府能不能重视这个事情,在土地划分规划的时候多出一些优惠政策,资本逐利啊!比如我,只要当地政府能给我一些合理的优惠政策,我就愿意为家乡经济发展做一些贡献,只要有资本在本地发展并壮大了起来,那外地的资本或者一些持观望态度的资本就会主动找上门来了!”

“恩,政策倾斜,可总得有个度啊!”米东斐开口问道。

“当然,如果有需要,我建议当地政府,政策倾斜必须控制好,不能损害当地利益,同时在开发区规划上,要重点考虑一些高新技术性企业,对于那些对环境危害较大的企业,坚决不能收进来!咱们可以看看欧美,他们现在经济发展空前,可是在投入到环境治理上的成本也是惊人的,咱们既然有借鉴的,就不能走老路,作为主政领导,还是要考虑一下未来,经济不能完全拿环境和未来作为代价来换取!”张东生说话依旧很随意,可是眼前的这些人看他却是不同了,无论对错,这些话还是有些新意的。包括李玲,此刻坐在张东生身边,她也发觉了,原来他不知不觉的改变了,现在有种指点江山的意味呢。

晚宴上大家只是随意的喝酒,可也消费了很多酒,菜也点了很多,可大家都知道,在饭局上谁都别想着吃饱饭,倒是酒会喝到微醺甚至有人伶仃大醉。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张东生把自己的小包放到李玲手中,看了看,李玲笑着起身去结账去了。其他人还在谈论着,但力雄却是看到了他们的这一举动,不禁点点头。

大家喝完最后一杯酒,站起身来一一告别,米东斐把张东生拉到一边道:“明天抽空过来我那里一下,有事情和你谈谈!”张东生点点头,答应了,力雄的眼神他看到了,或者就这一两天,自己又会有一些大的收获了。

米东斐三人坐车离开之后,黄佳音和莫少云从前台走过来,有些不自在的看着张东生和李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