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终于出兵了,战马嘶鸣,兵车隆隆,士兵的队伍浩浩荡荡,蜿蜒不断。齐国军队经过位于齐国边境的马陵道进入魏国。围魏救赵的时侯,齐国军队走的也是马陵道,孙膑曾经说过,这地方可埋伏千军万马,一定要在这个地方打一仗。孙膑感到这一次,极有可能……
庞涓得知孙膑和田忌率三十万军队进犯魏国,直逼大梁,命令太子申率十万军队,轻装上路,昼夜兼行,尽快赶回大梁。庞涓嘱咐太子申道:“孙膑诡计多端,你们回到大梁后,不论孙膑进退与否,只可坚守,不可出城与齐军交战,待我率大军返回时,再与之决战。”
韩国太子见魏国军队开始撤退,推断齐国军队已经出兵,他想借机出城袭击魏军,韩王不同意,他要让魏国军队通通快快地走,走的越快越好。
韩太子问:“父王的意思是,待魏国军队与齐国交战后,我们再出兵,与齐国共同打败败魏国?”
韩王微微一笑,道:“寡人是要隔岸观虎斗,让齐魏两国拼死一战,魏国若败,他将无力再威胁寡人的国家。”
韩太子说:“孙膑深入魏国作战,处于不利之地,我们若不出兵相助,庞涓有可能取胜。”
韩王道:“孙膑即使兵败,庞涓也将元气大伤,他数年之内也无力威胁寡人。”
韩太子说:“孙膑是为了救韩国才出兵魏国,我们若不出兵,齐国人会指责我们忘恩负义。”
韩王笑笑,道:“国家之间无义可言,都是各为其利,只要能使自己的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寡人即使忘恩负义,天下人也无可非议。”
齐国军队抵达大梁城外,田忌率十万军队在大梁以西按营扎寨,摆出拦截庞涓的样子,孙膑指挥其余二十万军队攻打大梁。
攻城战斗非常惨烈,许多齐国士兵死在大粱城下,却始终未有一人登上大梁城头。魏国士兵不由士气高涨,这士气也感染了太子申,他请求魏惠王允许他出一支奇兵袭击孙膑的粮草,没有了粮草,孙膑将无法再战。魏惠王没答应,他认为庞涓回来之前,只要太子申能守住大梁就已经非常不易了。
太子申正是争强好胜的年龄,他来到城墙上找到巡城的庞葱,此时城墙上虽已安静下来,但仍处处可见激战留下的痕迹。
太子申对庞葱道:“庞将军,你敢不敢带兵袭击孙膑的粮草?”
庞葱回答说:“元帅不让我们出城。”
太子申道:“我是问你敢不敢。”
庞葱说:“只要有元帅的命令,就是赴烫蹈火,我也敢。”
太子申道:“如果元帅在此,他定会下此命令。”
庞葱说:“元帅决不会下此命令,现在敌强我弱,若离开坚固的城池袭击孙膑,尤如以卵击石。”
太子申道:“正因为敌强我弱,孙膑才想不到我们敢出城袭击他的粮草,我们若出兵,必出奇制胜。”
庞葱说:“太子殿下说的不无道理,可孙膑安营布阵无漏洞可击,若袭击不成必损兵折将。我们军力本来就远远不如孙膑,若再损兵折将,对守卫大梁极为不利。”
太子申道:“这么说,庞将军是不肯去了?”
庞葱说:“太子殿下,我这样做是为了守住大梁。”
太子申看了看庞葱,道:“庞将军,这样吧,大梁的军权交给你掌管,我带五千军队悄悄出城袭击孙膑,五千军队即使全军覆没,也不会影响守卫大梁。”
庞葱说:“太子殿下,不可冒险,万一殿下不能返回,我无法向大王交代。”
太子申道:“我可以给你留下亲笔书信,说明此事与你无管。”
庞葱说:“太子殿下,我不是怕负责任,我是为太子殿下着想。大王进祖庙后,魏国的王位将归太子殿下所有,太子若此时战死疆场,岂不是将王位拱手让给他人吗?”
太子申道:“庞元帅曾对我说过,身为太子,若无功于魏国,大王进祖庙后我将无法使公子大夫们臣服于我,所以,即使九死一生,我也要为魏国建功。”
庞葱说:“太子殿下作为人质被困于韩国,已经有功于魏国,不必再冒此风险。”
太子申道:“任何一个公子在太子之位,都可以当人质,但并非任何一个公子都能在疆场上建功,我只有做公子们不能做之事,他们才能臣服于我。”
庞葱说:“太子殿下守住大梁,也是疆场建功。”
太子申道:“有坚固的城池,有英勇善战的十余万将士,任何一个公子都可以守住大梁,但敢于在强敌面前出奇兵致胜,他们都不能,尤其是在庞元帅不在之时……我要做的就是他们不能做的事,我要建的他们不能建的奇功。”
庞葱沉思片刻,说:“太子殿下既然如此之说,那我只好代殿下出城一战……不过,太子殿下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太子申道:“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