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少女心思(1 / 2)

叶城西去百二十里,有一处漓湖。万顷湖面,望去无际,壮阔的水面,蒸腾着雾气。时间已是七月十六,离那双月最圆夜不过两日。夜空中相对的两轮明月,都近似饱满,洒下朦胧的月光,更衬得漓湖如一颗遗落人间的蓝宝石。

“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就在这安逸的月夜,一叶扁舟缓缓徜徉在静谧的漓湖之上。

唐灵安静的坐在船头上,好看的娥眉惬意的舒展,如白莲花的秀足轻轻的晃荡。****的双足划过晶莹的水面,带起些许的涟漪。沁人凉意却直扣心扉,消解着夏季的暑意。

她的朱唇轻启,哼唱着婉转的江南小调,空灵的歌声飘荡在湖面上,“旭日藏雾中,朝露宿荷中。。。”

悠悠的歌声倏然停顿,弯弯的眉黛不知为何蹙了起来,“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想我。”唐灵睁着双大大的眼睛,仰头望着星空。

万里无云的夜空,星河灿烂。繁星点点下,初长成的少女,第一次起了懵懵懂懂的相思情,“讨厌,若是我想他,他却不想我,那我不是吃亏了。”

乌棚小舟载着少女的愁思,“唐灵不能这么没有出息。”唐灵轻拍着自己的脸颊,心中默默对自己说道:“可是想就是想了,难道还要骗自己没想吗?”

“哼,小乞丐。你最好是想我了,可他要是没想又怎么办?”

“若是没想,下次见面,就把他揍成猪头。对,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她心思跳跃,眨眼间又仿佛看到自己揪着安生狠揍的模样,想到得意处,纤细的手掌不觉向船板拍去,竟是用上了真力。唐灵周身气息奔腾,这看似寻常的一掌,有着千斤之力。

掌心拍到木板时,带着船头猛地向下扎去,船身前倾后仰,把想的入神的唐灵吓了一跳,慌忙间撤去手上的力道,船头这才被水面的浮力带起。

“怎的了?这是怎的了?”船尾撑篙的船夫惊恐着问道。

唐灵俏皮的吐了吐舌头,口中却说道:“恐是撞到什么东西了。”

“奇怪,在这漓湖上撑了十几年船。难道这地方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暗礁?”船夫低声沉吟。

月夜的漓湖上,唐灵右手轻掌螓首,情肠百转,却又不知落于何处。骤然,唐灵心中一恸,像是被人用铁锤狠狠的在心间上敲了一记,有一种想哭却又哭不出来的难受。她昂首向东远眺,失魂落魄的说道:“是你吗?你还好吗?”

湖水悠悠,载得动几多愁。湖光潾潾,照得见几番忧。此中滋味几人消。

。。。。。。

三苦寺,坐落于首盘峰峭壁之上。这座小庙的格局与千里之外的三法寺意外的相似,无论布局还是建筑。不同的是,三苦寺虽然破旧,就并不衰败。

三苦寺的后园,与三法寺相比,除了那口枯井外,还多了个长白眉的老和尚。正是两日前,安生在三法寺外遇到那个和尚。

这地方与三法寺相去甚远,就算骑着快马,不吃不喝也得要三日三夜。也不知道这和尚,如何这么快的往返。

老和尚静坐在后园的石板上,杂色的僧衣上,蒙着层细密的夜露,也不知道他坐了多久。

和尚的身前,就是口枯井。枯井中有淡淡的绿光透出。那光华似乎蕴藏着勃勃的生机,靠着井边的矮墙上,倒挂生长的一株藤蔓,沐浴在光芒中,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生展着。

若是从半空向三苦寺看去,你就会看到,三苦寺外墙裹着的一层绿色皆是这株藤蔓。

就在唐灵蓦然心恸的瞬间,枯井中的绿光同时暗淡,就好像被吹灭的蜡烛一般。失了光源的后院变得暗了下来,那一根正抽枝发芽的藤蔓也停了下来,仿佛时间在此时定格。

老和尚睁开紧闭的双眼,两道精光落在枯井之上。他凝视着枯井,目光灼灼,低声颂了句佛号,说道:“众生皆苦。”话甫落,枯井中的绿光似有感应,又自井底透出。老和尚闭目枯坐,手中念珠轻捏。

“既然不放心,就去看看。”屋顶上有人说道。这人一身白色长袍,身后背着柄青色长剑,额上两道剑眉冲天而去,显得桀骜不驯,又像是洒脱不羁。他的五官清朗,虽是三十三岁的年华,容颜却如同二十五岁般俊秀,眼中却有掩饰不住的沧桑与倦意。

三苦寺的屋顶之上,剑萧然斜躺养神,口中叼着根杂草:“和尚,等了这么多年,也不怕他出事?”

“怕。”老和尚停下手中转动的念珠,说道:“可惜,老和尚不能去。”

“自相矛盾。”剑萧然嗤笑一声,解下腰间的酒壶,长饮了一口。

老和尚却也不生气,呵呵一笑。他瞧见剑萧然手中酒壶,伸手招了一招,也不知怎的,剑萧然手中的酒壶,就落到老和尚手中。

老和尚仰头喝了一口,说道:“怎么不是老三的醉生梦死?”

剑萧然只觉掌上一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