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自明佛谛(1 / 2)

三苦寺前院一十八尊石佛像,安生依次打出一十八种大手印。

安生只一眼悟出第一种大手印时,老和尚认为安生有宿慧。所以,安生打出毫无间歇的打出第二种大手印时,老和尚并不诧异。

然而紧接着安生打出第三种,第四种大手印,老和尚的心颤了下。每一种大手印,皆是一种智慧。即便生有宿慧,也不可能通晓如此多的智慧。

当安生继续往下,将十八种大手印尽数学会时,老和尚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觉得一切皆是这么的不真实。

他记得自己当初修习大手印,花费十二年时间方才悟通前十种手印。那时候,师父便赞他慧根深远,认为他可能是三百年间第一个全部领会大手印的僧人。

世间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即使是生有宿慧之人,也不过是于某些领域,有一些超出常人的直觉。也就是世人所谓的天才。

佛宗也有知见障的说法。知见障就是因为对真相正理的无知,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成为佛道上的障碍。

而安生的身上,竟是看不到一丝知见障。

十八种大手印,代表的十八种大智慧。他看到了,就明白了。

老和尚并不知道,在无间炼狱中,安生同样看到三法印,然后便明白了所有佛法的总纲,在孤独炼狱中,安生听到无念行,然后便明白了八大自在。虽然,因为安生自己修行境界的低下,无法在现实中做到。

老和尚想起很多年前,在一本旧书上看到的一行话。这行话在三法寺前,他也曾对安生讲过。这行话便是:

佛经中记载一种名为“苦”的蝉。幼虫潜于地底最阴暗的角落,浸于最腥臭的污水之中。饥食腐土,渴饮酸水,至于一十五年。幼虫钻出地底,蜕为成虫。以清晨的露水濯洗双翅,振翅而飞,发出第一声清鸣。其音澈而其声远,自明佛谛。

这便是自明佛谛,生来便明一切佛谛。

安生看完十八尊石佛像后,并没有急着询问老和尚。在最后一尊石像前,他随意坐了下来,双腿相盘,呈散莲花状。两手平放于腿上,一掌置于另一掌之上。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结禅定印。然后闭目沉思。

这时候的安生,脸上无悲无喜,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外尘不染,内心澄静。进入最深的禅定之中。

神慧魄中燃起一簇幽蓝色的火苗。这簇火苗寂静燃烧,不温不冷,乃是最纯净的灵力所化。

散诸四野的天地元气,被这簇火苗吸引,进入安生身体的速度变得快了起来。原先只是随着呼吸被动的吸收,现在确实主动的钻了进来。

经脉间的循环速度也随着变得更快,这簇火苗燃烧的更旺了一些。

一只粉色的蝴蝶,或许是飞的有些累了,落在安生乱糟糟的头发上,只是觉得今日停的这根野草似乎与往日软了一些。

这是安生第一次禅定。禅定的时间有些久。直到日落西山的时候,安生才睁开了双眼。

他的身前摆了个木碗,碗上放了两馒头。安生按了按自己的肚子,才发觉又有些饿了。他转过头看了看快要被远山遮住的太阳,才发觉竟是过去这么多的时间。

他嘴上塞了个馒头,手上又拿了个,四下寻了寻老和尚,发现老和尚正在正殿的佛像前诵经。

“醒了。”老和尚背对着安生,闭着眼说道。

安生咬了口馒头,有些奇怪的说道:“师父,你背后张眼睛了吗?怎么看到我的?”

老和尚停下手中拨动的念珠,说道:“也不闻闻自己身上的味道。比我这个老和尚还要邋遢。也不知多久没洗了。”

安生尴尬的闻了闻自己身上:“有吗?我怎么闻不到。”然后嘿嘿的笑了笑,问道:“师父,接下来我该怎么修行?”

“接下来,是啊,接下来你怎么修行?不如,你来教教我。”

“师父,您可真是爱说笑。”

老和尚转过身,叹了口气,盯着安生神色有些异常。安生修佛的速度实在是快的匪夷所思。像这样的人物,老和尚便是在书中也没有见过。他现在确实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教导安生。

安生察觉到老和尚的异状,他摸了摸自己的脸,有些不安的问道:“是不是我的修行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说我太笨了。”

他伸手扯住老和尚的衣袖,语气恳切的说道:“师父,您可不能因为我笨,就不教我了。”

老和尚听到这句话,突然变得有些激动,他狠狠甩了甩衣袖,从安生的手中夺了回来:“你笨吗?你笨吗?你笨吗?你这要还算是笨,其他人是不是都不用活了,全部笨死得了。”

安生目瞪口呆的看着老和尚。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师父,脾气有些不好。可他没想到老和尚竟会这般失态。

他呆了片刻,猛然间灵光一闪想到老和尚愤怒下隐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