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暗战 64、轻笔点破题(3 / 4)

唐船 浩瀚唐风 5928 字 2017-06-16

评议,下面是紫芒果先生的书评以供雅赏:

寰宇五地皆风波,攻心为上暗战平

宛如升起火炉煮沸的绿蚁,渐渐泛透熏人酒香。

如果说唐船的第一卷是以武行侠海外,第二卷是以解密金陵,以点带面展现明朝的国力,那么,第三卷则是以心战定风波于五地。

这里的五地为:明朝,朝鲜,吕宋,日本,琉球。

弓弦拉紧放箭射出剧情承接于前两卷,提及的是第一卷许灵儿和努尔哈赤逃出总兵府,前往朝鲜;间接的以许灵儿和李舜臣的际遇作为楔子,把整部作品的脉络又梳理回主线上,但表现张力的手法,不在于武力为主,更多的是以运筹帷幄的暗战计谋,带决定所遇到的危机风险。

基于此类重于真实历史,镶嵌入自我原创人物和故事的作品,在已经让阅读者代入后,所开展的剧情形式,更多的是把能够充分表达自我意识的人物,在适度的控制范围内,契合到相应的知名历史事件之中。

而这种创作形式,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张一合,在旁支打开局面后,又迅速以此收拢将之归结到主干之上,整个作品的架构,接近于葫芦的形状。

以小口切入,扩展开后,再填充入足够份量的分支,最后汇集起来,就是一个相当完美的总纲领。这种叙写形式,随着文章的不断开展,时间的不断递进,所塑造的人物,不可避免的会在成长之中,遇到一些不可抗的情感变迁因素。

衰老,和对过往的一些契合,始终是这种明显受到时间限定的作品,到了后期,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这也正如雪天温酒,景色沁人,酒味绵长,这种赏景品味,越到往后,越是会让人生出熏熏然的味道,会不由自主的进入一种回顾前程,历数那一个个曾经身边渺小人物,经历种种,终究得到翻天覆地改变的感悟。

这种感悟,除了对于已经失去的淡淡伤感外,更多的是对于一种成长的无奈。

作为贯穿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许灵儿,在这一卷里,也已经不再以武力为主的方式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是更多的应用策略权谋,在将一个个风波,平定在运筹帷幄之间。比如在琉球揭穿马良弼这一重要剧情时,所用的就是非武力的权谋之术。

之所以会有这种改变,正是由于文中人物的成长。

就好比著名的电影明星成龙,早年都是以打戏为主,以真人出演各种危险镜头而著称,而等到现在年纪渐长,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更多的是心理的交战,斗智更多与斗勇。这是成长的必然,也是遵循时间流程故事后续剧情的必然。

在《唐船》第三卷暗战中,对于人物的情感变化,已经内心表述,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而造成。

当然,这种关于权谋尔虞我诈的对弈,也可以做到非常精彩,类比于全球大热的美剧《冰与火之歌:权利的游戏》,就可以看出这种对于权谋之术解决危机以及深化矛盾,在看点上虽然变得委婉,但一经作为影像媒体呈现,会比武力直接短兵相接所具备的吸引力要打得多。

不管是文字,还是其它媒体的光影表现形式,这种更偏向于人性,体现智慧的剧情,会更加吸引人,这也是当下很多古装宫斗剧大热的根本原因。

人物的成长,会逐渐的从最初趋向于武力,而改变为趋向于智力。

《唐船》第三卷中,各个历史人物,都处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危机中,但这种危机,已经不再是完全靠简单的暴力就能解决,更多的是基于大局观之下的一种棋子效应。

对于大明,尚未伏法的林一官(林风)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但要除掉这种威胁,并不能简简单单的直接剿灭,而是在许灵儿分析之下明白,用策略瓦解,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对于朝鲜,此时外临女真、日本等威胁因素,内在则是两党的争锋相对,这都是大局势的矛盾,同样不是简单的杀掉其中某一个关键人物就能解决。

对于吕宋,这是此时贯穿前面几卷作品的核心反面角色林风发展到当下的目的所在,他已经不再是简单想要劫掠什么东西,迫害什么人,而是希望通过官方的认可,洗白之前的劣迹斑斑,实现角色的转变。

对于日本,前面几卷所埋下的伏笔人物,现在都集中的展现出相应的烘托成分,在织田信长“天下布武”这一格调下,上演着群魔乱舞,造成的危机,同样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风波。

至于夹在这各方势力中间的琉球,更是内忧外患,不得不权衡各方利弊,寻求存亡之道。

作为连绳作用的许灵儿,几乎是见缝插针的穿行在以这五个地方为主的区域,用谋略和心计,将所遇到的危机的,都以相应的方式处理。

从这些恰当的处理中,不难看出这个角色的成长,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成长,让剧情始终弥漫一股淡淡的怅然。

唐船,也在这里有了触动心弦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