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闻功法(1 / 2)

第二天一大早,王鹏洗漱完毕,精神奕奕,带上王安这个小跟班,依着记忆中的印象,穿过几间厢房,几条通道,来到王府后院的“芳园”。这地方名字虽文雅,却是王府一众教头,家丁,门客,客卿练功的地方。

砰砰砰砰~

拳风呼啸,空气撕裂尖啸。

一些家丁和王府子弟正在练拳,他们动作矫健,整齐有力,带着虎虎风声,难得的是腰胯合一,动静开合之间极具张力。

领头的是正是昨夜见过的王德,他一身黑衣短打,身材虽不高大,背脊挺立,不动如山,身上都是一块一块的腱子肉,一看就极具爆发力。

王鹏站到一旁,也不说话,默默观看揣摩那些子弟的动作。这些子弟虽然对王鹏的出现感到惊讶,并无一人停下锻炼观望,体现出良好的纪律性,他们足足锻炼一个多时辰才完毕,各就各位,三三两两的散去。

王鹏上前开门见山的道:“德叔,我想学武功。”

王德早就看见了王鹏在一旁,只当他图新鲜,道:“二少爷,练武可不好玩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日辛苦的很,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一天都停不得。”他有一句话没说出口,以前王越曾经逼王鹏习武过一段时间,可王鹏好逸恶劳,对于这种每日不可间断,苦不堪言的练习甚是不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在学习,也是随便应付了事。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二少爷不是习武的料,王越也熄了让他习武的心思。

王鹏诚恳道:“德叔,昨天我一人在山上,又困又饿,看到只孢子都抓不到,此时才知道功夫的重要。若我学会了武功,哪会那么狼狈,至少不用挨饿受冻。”

王德心道,你二公子锦衣玉食,只要不自己故意没事找事,哪里会挨饿受冻。不过若是王鹏真的有心要学,不到处惹是生非也好,当下答应下来。

王德道:“咱们王家,能够出人头地,靠的就是家传武学金蟾功,这门功夫乃是一门炼体之术,养生方面并不出众,拿来炼体却是难得的上品功法,气脉悠长,到深处一口气能憋半个时辰。当今太祖征战四方时,曾有王家先祖当军中斥候

队长,敌人铁锁横江,他一口气跑过五里江面,将情报送回,让将军窥破敌人破绽一举得胜。”

“能在江面上跑,可不是名副其实的水上漂?”王鹏暗暗咂舌,对武功更加向往。

“除了金蟾功,王家主要外门功夫就是定山枪法和血战八式刀法,同样是军中武学演化而来,适合在战场搏杀。”王德讲的兴起,摸了摸胡子,“二少爷,你体质平庸,还是先从炼体功夫学起,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再精妙的武艺也施

展不出。”挥手将王安赶到一边,传音入密将百来字的金蟾功前三层内功心法传给王鹏。又道:“王安的定山枪法已经练到四层,你可以向他学习。”

王鹏正想回房开炼,想了想问道:“德叔,武者的层次怎么划分呢?”

王德想了想道:“武功的划分,众说纷纭,也没有个固定的说法;不过那些都是武林中人的看法,而仙门对这个层次另有划分。”说到这里,他凌空拱了拱手,显然对仙门异常尊敬。

“具体怎么说?”王鹏迫不及待的问道。

“众所周知,仙人都是能够凭借自身飞天遁地,初入青冥的。仙人之上的境界我不清楚,但世俗行走之人的境界划分流传甚广。

古代修炼高人,将肉身境分为十个境界。

一重境界,养生,就是通过有规律,良好的饮食,睡眠等修养,把身体养得精力充沛。普通人只要吃饱喝足休息好,就是这个境界。

二重境界,练力,就是通过奔跑,举重,击打沙袋,踢腿,深蹲,翻筋斗,走梅花桩等等的法门,把自己的四肢,腰腹的筋肉,锻炼得饱满有力,力量,灵活性大大超越常人。码头的力工,经常耕地的农民,有时候也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三重境界,招式。就是通过练习各种各样的招式,把四肢,腰腹的力量串联起来,骨骼摆正,气息调匀,组成一个整体。不会招式的人,一拳打出,仅仅用到拳头的力量,发挥不出全身的力气。

四重境界,刚柔。全身上下,腰腿骨骼,背脊肩膀,手肘腕掌的力量连成一气,气血调和。想软就软,想硬就硬,刚柔并济。柔韧性,协调性,到达一种极限。起如风,落如箭,灵活堪比狸猫,猿猴。

五重境界,神力。全身刚柔并济贯通之后,进一步修炼,体质会越来越强,拥有千斤神力,力如奔马,动起手来,整个身体各个部位如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雷厉风行。运气使力时,筋骨之中能有筋骨齐鸣之音。

六重境界,练气。运用特殊的呼吸法门淘练全身筋骨内脏,全身极度敏感,反应更加的灵活,内脏开始坚固,凝练,血肉中的杂质,渐渐被炼化,这个境界的人耳聪目明,堪比夜晚的猫头鹰,刚出洞的老鼠。

七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