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但也纷纷跟着起身。
姬霖赶忙上前解释道:“白阳先生,众位同窗,这就是我之前说的那位赠我房间的义士。没想到于此处偶遇,原来也是去洛都参加考试的同路!这便邀请过来与众位相见。”说着转向秦海洪道,“秦兄,上首这位是资助我等的白阳先生,白阳先生高义,与秦兄可是同路人!”
白杨先生打量了秦海洪一下,笑着说道:“原来这位就是秦壮士,久仰久仰,请上座罢!”说罢腾出了自己身边的位置。
秦海洪见白阳先生似乎四十左右岁,气宇轩昂,谈吐有度。不禁心生好感,就在他旁边坐下。
女随从就站在秦海洪的身后,他甚至可以闻到身后传来的阵阵幽香,不禁心旷神怡。萧远南不是读书人,便扮演“随从”的角色,也跟着站在一旁。
姬霖为秦海洪满酒,先敬了他一杯。接着是白阳先生,喝完又逐一向他介绍桌上的来客。
秦海洪无法一下子将所有人记住,只能先记住姓氏,然后逐一回敬。同时向姬霖咨询,由他再次加以介绍,这才对号入座。
酒过三巡,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一个长脸书生忽然站起来,朗声说道:“诸位同学,我等受白阳先生恩惠已久,难得今日齐聚,不如各自展示一手学问,也好叫白阳先生放心。如何?”
此言一出,好几个人纷纷叫好。桌上的都是受白阳先生资助,准备参加来年一月经学院考试的学子。今天算是临行前的告别酒会,很多人都想在白阳先生面前表现表现,以示自己的真才实学。
带头的长脸叫修得志,姬霖介绍他是桌山所有学子中最年长的,因此由他提了出来。
谁知白阳先生却淡然一笑,说道:“修同学何必心急?经学乃经国治世的学问,并非空口可以尽言。经院考试,也不过小试才学,成功者须得在位上做出利国利民的事业,方可称能。故学问无需展示,而以施用为要!”
听白阳先生这么说,秦海洪不禁大为赞同。他点了点头,叹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白阳先生说的极是,修同学倒是心急了。”
这一句出口,所有目光都聚集到了秦海洪身上。
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他只不过是个武士,只是因为对姬霖有些小恩小惠,这才以礼相待。却没想到他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来!
白阳先生笑着点了点头。修得志则被他说的哑口无言,不禁面红耳赤。
只有姬霖喜笑颜开,递了杯酒说道:“我早看出秦兄非寻常武士,今日一言,算是说出了经学的要义!来,我敬秦兄一杯!”
秦海洪这时也看出众人脸色有些不好看,接过酒杯说道:“不敢不敢,我只不过是听白阳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便擅自总结了一下。班门弄斧,真是不好意思。我自罚一杯!”说着一饮而尽。
众人这才有些放心,心想确实是白阳先生的话在先。只是这姓秦的武士能做出这么精辟的总结,却也不同寻常,看来有些功底。
修得志还不死心,他看了身边的胖子一眼,那人便接过话茬说道:“众位,虽然经学以实用为要,但总得先有想法才能照着做。依我看,不如就让白阳先生出个题目,大伙各抒己见,权当游戏。莫求言辞之利,但求道理之通。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多随声附和。这个胖子叫庞辉,他的提议比修得志来的具体,操作性高,而且不那么露骨。
白阳先生也发现大伙似乎很有意愿,不愿扫兴。便笑道:“也好,今日难得齐聚,我便考考你们对时局的看法。此时权当游戏,大家可自由言之,事后不必当真。”
此言一出,大伙多随声附和。修得志和庞辉相互对视一眼,似乎正中下怀。
白阳先生接着说道:“前日里燕京传来消息,说孤竹军占领铁门关后四处劫掠,欲与大陈谈判迎回孤竹公主。这件事,大家有何看法?”
白阳先生说完,众人都陷入思考。只有修得志似乎早有准备,稍加考虑,便有了答案。
修得志抢先说道:“白阳先生,众位同窗,此事我有见解,请众位一听。”
众人都被他吸引过来,修得志笑了笑说道:“此事说来简单。孤竹国素来与大陈交好,只因彼太师安玉泰祸国乱政,这才招致饮马河之败,令两国裂隙。依我看,孤竹国攻占铁门关后并不南下,足见侵占是虚,谈判为实。朝廷应当借此机会以处置安玉泰为条件,交换孤竹公主。然后两国修好,共同抵御大匈。我听说大匈首领吉吉略正在西征高昌,想那高昌小国,定然抵不住大匈的铁骑。大匈征服高昌后定会染指西域,我大陈正须联合孤竹,共同对付吉吉略才是!”
修得志说完得意的一笑,心想自己平时对时局研究颇多,定能的到白阳先生肯定。
谁知白阳先生听了只是一笑,并不说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