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篮球赛。
高一一班VS高一四班。
为什么说抽到高一一班是好消息呢,这就要从新开一中分班的惯例开始说起啦。
按照中考成绩实施分班制度,一班俗称宏志班、尖子班、实验班,常有清华北大、武大复旦、保送破格等超级优等生出没,中考满分750,一班一共50名学生,有7人上700分,剩下的同学全部高于670分。二、三、四班俗称择优班、重点班,中考成绩排名51~220名左右的学生平均分配在这三个班级,当然,这里面还包含了一些走后门、领导特批、赞助入学的学生。剩下的240名学生平均分入五、六、七、八班,这仅是高一入学分班的常规制度,高二年级分文理科了以后,还会执行新的分班制度。
用刘彦坤的思维总结一下就是,一班全是书呆子。
那种学习无敌、打球帅气、打人不用进派出所的豪门接班人,在我们新开一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另外从填报课外兴趣小组的风格上也能看出我们班与一班的差距,一班填报数字兴趣组的同学有19人,我们班1人,一班填报英语角的同学有11人,我们班2人,一班填报作文园地的同学有16人,我们班压根儿没有。
这,就是赤裸裸的差距。
“数学、英语、作文算哪门子课外兴趣啊。”
“老师带着做奥数、奥英还有新概念命题,当然是课外的啦。”
不过,我们班同学对于其它兴趣小组的填报还是很积极的,比如体操、篮球、跳棋、图书视界、音乐鉴赏、绘画、实用技巧等。
“体操?跳马还是全旋?”
“追、双、杠。”
“那实用技巧组是干嘛?”
“女的学拌凉菜,男的学修自行车。”
“……。”
“嘉嘉,你报哪个。”
“图书吧,学校新到的小说还不错,以前都没看过。”
101、
小篮球场一共四组篮框,放眼望去,围观人数最多的那个肯定是我们班的比赛场地。
“天呐,这么多人,看见没有看见没有,全是小姑娘。”
“啧啧啧,都冲着校草来的,太疯狂。”
“来来来,大家让一让。”
架着楚晓突出重围,文末用眼神吓跑了一个低年级小妹妹,安顿好楚晓,比赛正式开始。
“我觉得根本不需要啦啦队了,全场基本都是给咱们班加油的吧,再看看一班那边,一个个跟腌茄子似的。”
文末浑身发抖的说着。
“这哪是比赛啊,完全就是虐杀嘛。”
“才第三节,一班已经落后18分了。”
“啊,方晨好帅啊。”
“啊,方晨加油,方晨加油,四班加油,四班加油。”
啊,一场比赛下来,我耳朵快聋了。
在方晨身上我看到了传说中校草的优待性,情书什么的根本是小儿科,文末经常去方晨位兜里偷零食,食之不尽偷之不完,都是小妹妹送的,我怀疑他从上学起可能根本没有自己花钱买过零食。还有校门口奶茶店的娟姐会给方晨的奶茶里多加一勺珍珠,就连食堂打饭的阿姨都会给他的餐盒里多加半勺鱼块。
啊,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公平可言,光是看他和周茗音在病房里深情对望的画面,我就能脑补出来一整部玛丽苏偶像剧了。
比赛以我们班领先14分无悬念胜出,顺利进入第二轮。
102、
足球赛。
高一四班VS高二四班。
高二年级由一班理科宏志班,二、三班理科择优班,四、五、六班理科平行班,七班文科班和八班特长班组成。
据说,这届高二平行班里,就属四班最让老师和学校头疼,理论上四、五、六班里的学生都是平均分配的不应该有本质差异,但几乎所有唯恐天下不乱分子全都被“平均”分进了四班,真是巧了。
所以。
绝对会是一场恶战。
当年我对任何比赛,任何人的比赛都不感兴趣,而且跟池宇的关系还没有发展到现在这步,所以对比赛结果是没有概念的,况且之前发生的事情导致我现在严重怀疑前半辈子白过了,就像一个拿着假答案到处自信散播的害群之马,一个不小心还会被冠上“乌鸦嘴”的罪名,上帝视角、主角光环什么的瞬间消散,“预知未来”竟变得毫无意义。
“啧啧啧,死缠烂打、无处不在、阴魂不散的吊带精又又又来了,学校不是规定只有本班比赛才能停课加油的吗?”
“他们班有女队篮球赛。”楚晓无奈的摇摇头。
“靠,这个女人真是丧心病狂、重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