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得到周侗对于张少强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他的名声绝不下任何一个水浒中的好汉,以后有他的教导,梁山的战斗力绝对是质的飞跃。
夜里张少强虚心的向这位大师请教了不少关于武学之事,从交谈中也印证了他的想法,如今他攻击力属性极高如果能够得到相配套的功法双战力的设想定然可以达成。
张少强道:“大师,如果我现在开始研习武术可晚?”
周侗踌躇道:“晚是肯定晚了,不过老夫曾从少林棍法以及武当玄武棍中集两家之所长创出了一套棍法名为“八卦棍”,如果大人勤加修炼也是威力无穷。”
张少强道:“棍法?这我倒没有想过。”
周侗继续道:“棍法讲究技巧方法,刚柔并用,力气大者可占不少优势。”
张少强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够将攻击力应用起来不管使用什么武器都无所谓。
张少强道:“那便听大师的,改日传我那套棍法,天色已晚大师也早些歇息。”
第二日早上用完饭张少强便将众人召集起来安排前往梁山的事情。
张少强道:“宣赞率众将士与史进等人先行出发,待到梁山后一切听从林冲指示。”
宣赞领命道:“哥哥,那你呢?”
张少强道:“你且留下十余名兵士,届时我和朱武、徐宁以及周大师一路,此番路途遥远一定要约束兵士万不可欺辱百姓,要是让我听到半点不利星辰宫的消息小心我拿你是问。”
“宣赞领命。”
一旁的宗玉急忙道:“师父,那我呢?”
张少强有些头疼,对这位便宜徒弟他真不知道怎么安排,思索了片刻道:“你?你就暂时留在这里好好研习你师祖留下的典籍,我会给你留下两千两银子,你把这希夷祠修缮一番,有什么事情可找冯知县,待到日后安定下来我会差人给你送信。”
宗玉听到师父的话撅着嘴道:“那...那好吧!”毕竟自己文不成武不就,即使跟着师父也是个麻烦,还不如安安心心待在这里研习经文。
安排妥当后张少强便与张克俭、冯知县、徐宁、周侗等人前往华阴县城等朱武前来会合。
快到华阴县城的时候,冯知县道:“大人,今夜就在县衙休息吧!正好下官借此机会尽一番地主之宜。”
张少强摆了摆手道:“你好意我心领了,这几日你们心思都放在操办祭祀上了想必也积压了不少公文,今夜我就随便找个客栈住下,你与张知府就不用陪同了。”
冯知县哪能不知道这是结交张少强的好机会,他当然不愿意放过,只是自己官卑职小只好求助的看着张克俭。
张克俭道:“就按照大人所说的办吧!”他虽然不知道张少强的心思,但也不想因为这种小事扰了张少强的心情。
到了县城冯知县殷勤的安排的住处,几人又叙了几句话张克俭和冯知县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掌柜的知晓几位是知县大人的贵客也不敢怠慢,连忙招呼伙计将几件客房的被褥更换一新,又安排伙房上了几道拿手的好菜。
傍晚时分朱武才姗姗来迟,也没顾得休息便向张少强汇报。
张少强道:“家里可都收拾妥当?”
朱武回道:“都收拾妥当了,我来的时候史进兄弟已经安排人装车了,估摸明日一早就可以出发了。”
张少强道:“没有算一下有多少人前往?”
朱武道:“农户53户,工匠27人,还有一些家眷,登记造册的总共252人。”
张少强道:“人还是太少了,你待会用完饭差人给史进带个话,如果路上有愿意前往梁山的也一并收下,不可强行,一切采取自愿,我们现在欠缺的就是人口。”
朱武道:“我一会便差人去。”
朱武离去后张少强陷入了沉思,对于水泊梁山来说无论如何发展最主要的还是人口数量,如果人口的问题无法解决那么他心中所有的抱负也只能是镜花水月。
第二日众人便启程赶往梁山,由于考虑到周侗的年龄所以一路上走的并不快,只是这一走就是十日。
徐宁道:“哥哥,前方就是阳谷县地界了。”
张少强心中一阵爽快心中不由想到:“也不知道武松获罪了没有,还有那潘金莲到底长的什么模样。”
对着徐宁道:“快马加鞭,今夜我们就在阳谷县歇息。”
赶到阳谷县的时候天已经傍晚,朱武已经先行一步安排好了住处,对于这位兄弟张少强还是比较中意的,不论是才智还是办事能力都颇得他的喜欢。
用完餐之后休息了片刻便带着朱武、徐宁二人出了门前往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家,张少强也知晓此行见到武松的机率很低,但还是耐不住想去碰碰运气。
几经打听才知道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