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出国没什么兴趣,这个托福辅导班不知是会让她离梦想成真更近,还是会把我的梦想击打得粉碎。
在辅导班意外碰到了张海霞,很久没有见过她了,竟然有些认不出了,乡土气息不见了,人也瘦了,出落得有些小家碧玉的模样,当真是女大十八变。她是学财经专业的,也成了“托派”。
辅导班快结束的时候,我约上了邱老道,一起去了张海霞她们学校转了转。学校不大,离我们学校也不算远,都在一个区。因为是财经院校,女生多,就不那么金贵了,宿舍楼管理也松懈,我和邱老道几乎是大摇大摆地就进去了。
因为是暑假,宿舍楼里人烟稀少。张海霞的宿舍却是热闹,六个人,除了张海霞,还有三个人没回家,不在的一个是BJ的,一个也是老家发了水。一打听,留下来的都是要参加各类辅导班的,有托福的,也还有准备考研的。张海霞说,她们学校小,名气也小,大家都想着再往身上镀镀金,免得将来就业困难。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那时,财经专业确实不怎么吃香,不像后来那么炙手可热。张海霞是两线作战,既准备托佛,也准备着考研,还像在县城中学一样吃苦耐劳踏踏实实。
从张海霞那儿出来,我和邱老道都有些心事重重。一转眼就要大三了,是应该考虑考虑将来了,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弱冠之年了。男子二十而室,要是倒退几十年,我们这个年龄都已经成婚了,勤快点的,娃都满地爬了。
邱老道和我一道回了陕南,他要回去安慰一下老邱,我则要陪姥姥待几天。厂里的大部分同学都不在,严莉放假回来待了不到一周就走了,黎祥东没回来。
厂里效益不好,国家没任务,外销订单又少,不少车间都放了假,我父亲的脸色也整天黑黑的。母亲也忧心忡忡,和我埋怨父亲不该让我学这个,还子承父业呢,说不定哪天你父亲就下岗了呢。母亲虽然说的是气话,但是,也提醒我要做点什么,不能将来再吃后悔药。
陪着姥姥的日子过得还算悠闲,我趁此时间,理了理思路,还有两年时间,目标就是要争取留在BJ。
两个弟弟明年也就要高考了,他们学习都还可以,只是东北弟弟得回东北去考试。东北弟弟还是要经过BJ回来,我就提前走了几天,在BJ接他。邱老道也和我一块儿回BJ。听他说,老邱还算好,前段时间跑去了南方,回来后,就觉得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不应该变,也不会变。我也相信老邱的判断,他总是个时代弄潮儿,虽然掉进过河里,但都能很好地上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