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恰遇汉七年十月(十月岁首),又当长乐宫落成,刘邦令诸侯王、列侯、文武百官学习操演后,正式作为朝见礼仪实施。其仪法如下:
天将亮而未亮时,由35名“掌宾赞受事”的谒者治礼,以次导引;当朝见者入殿门,廷中陈列车骑、戍卒、卫官,并置放兵器、张竖旗帜。一当传声教人,即趋(“趋”是古代为表敬意而小步快走去见尊者的一种礼节)行示敬。宫殿之下,“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站于台阶两旁,每一台阶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及军史以次陈列于西方,东向而立;文官丞相以下陈列于东方,西向而立。掌宾客礼的大行,设九宾之仪,以序诸侯王及归义蛮夷,并负责上传语告下,下有事告上。然后,皇帝才坐辇出房,百官执戟仪声而唱警。接着,导引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吏,依次奉命向皇帝贺岁祝寿。这样,自诸侯王以下至于文武官吏,没有不震恐不肃敬的。同时规定,负责“举劾按章”的御史,如发现有人不依朝仪行礼,即可“执法”而将其驱逐出去。因而,到朝见置酒完毕,没有人敢大声说话而失礼,一改以往缺乏约束的混乱局面。所以,得到刘邦的称赞,所谓“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刘辩乘撵直达德阳殿,德阳殿气势恢宏,内可纳上万人,纯木制结构,惊叹于古人的建筑奇迹,旋即望向了正北中央处,一座不知名的雕龙木椅,长约三米,上皆漆金黄,当是鎏金?这时另一侧转出一盛装妇人,不正是便宜母后何太后?刘辩趋身拜道:“儿臣给母后请安”,何后仔细打量了一下刘辩叹道:“吾儿今日方显天子威仪”随即伸手拉住刘辩径直往龙椅而去。
“天子临朝,百官觐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