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新疆也有十大怪(2 / 3)

雅满苏 壶说 4950 字 2017-07-15

热,下午晚上又不凉不热刚刚好,着实是春夏秋冬一天来。”

卢友祥虽说来过新疆两次,但多是在乌鲁木齐谈生意。

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不免有些好奇的看着穆涛,冲着这个年纪虽不大,却已然有了大将之风的年轻人问道:“你倒是跟你卢叔叔我说上一说,这新疆十大怪其他九大怪都是些什么意思?”

穆涛点点头,向着从云南远道而来的几位客人,将这几句顺口溜背后藏着的新疆独特风土人情轻声解释了一遍。

若说这男人爱把花帽戴,其实很容易理解。

新疆本就是多民族聚居的省,当地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戴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绣花小帽。

但所戴的颜色各有所不同,男士戴的多绣花,女士戴的不但绣花,而且在花纹中镶上翠珠玉片。

年轻人戴的比较艳丽,老年人戴的朴素大方,文化人戴的文静素雅。

总之新疆各地的民族花帽风格各异,例如;喀什男人爱戴白花黑底巴旦姆图案的花帽,库车女人爱戴珠光闪闪的鼓顶花帽,吐鲁番人爱戴色彩浓烈的花帽,和田女人爱戴一种直径不足十厘米的碟形小花帽。

而风吹石头砸脑袋,和鬼哭狼嚎谁做怪。

其实说的是,新疆戈壁上独特的大风天气。

人们都知,我国沿海诸如福建、浙江、海南等省份,在台风季节会有刮不完的大风,连房屋都能吹倒。

其实,在西北尤其是新疆来,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存在多个大风地带。

这些大风地带,每逢刮风天时丝毫不吝于沿海省份。

有时,反而会更加强大。

新疆人会把这些大风区,称之为‘老风口’。

有一种说法,这些大风区一年只刮一次风,从春刮到冬。

诸如吐鲁番西北方向的‘三十里风区’,乌鲁木齐南郊的‘达坂城风区’,以及克拉玛依的‘魔鬼城风区’等皆是如此。

一旦遇上大风天,别说是石头砸脑袋了,连人都会给你刮跑了。

再大些,汽车火车都面临着被刮翻的危险,汽车被大风刮翻是常有的事情。

当然,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大风并不意味着只有害处而无好处。

只要你想,大风起时,未必不是一场大机遇。

为此,新疆政府还特意拨出一笔款项,从国外引入了最为先进的发电技术,在达坂城风区建造了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如穆涛的公司,在十多年后,便参与到这一场席卷全西北的新能源发电领域大开发之中。

卢友祥的夫人在一旁听着惊讶,不由感叹一声道:“风吹石头砸脑袋?买买,这得是有多大的风才行?”

杨援朝哈哈笑了起来,道:“嫂子,你要想知道这风得有多大,等下回来新疆了,赶上大风天,我安排车送你和老卢去阿拉山口看上一看,你就知道了。”

“好,你说的啊!”卢友祥小小喝上一口杯中伊力特,这酒比云南那些包谷酒要烈的多,他没敢再如先前一般豪饮,然后看着杨叔哈哈笑道:“有道是大风起兮尘飞扬,如果不是今晚急着赶飞机,我倒是现在就想要去瞧上一瞧。”

“有机会,一定有机会的。”杨援朝举杯陪着卢友祥喝上一口,笑道:“等我拿下的那块地上把商业中心盖起来了,你老兄的大隆多往里一入驻,可不得经常来新疆指导指导?”

“哈哈,说好了,就这么办。”卢友祥也不是含糊之人,况且来疆投资本就是早已和杨援朝商谈好的事,他想了想认真说道:“本来是想着拿出八百万就够了的,不过听说你老杨又拿下了三块地,我想着再追加两千万,在我大隆多旗下专门在新疆设立一家子品牌,一次性来个四盘联动。”

杨援朝微微一怔,然后笑道:“老卢,我拿下这几块地,资金已经有些吃紧了,你如果能拿出两千万来,无疑算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你可要想好了,地产咱们谁都没玩过,如果赔了呢?”

穆涛有些不解,杨叔不是在做物流生意么?

怎么两个人聊着聊着,就聊到地产上去了。

不过他也没多想,既然杨叔今天特意带着自己来,自然有自己的思量,只需安静在旁边听着就行,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既然谈到生意上了,那么之前的闲聊话题自然得终止,桌上气氛忽然就变得严肃起来。

卢友祥非常直接,他是生意人,自然不会做那雪中送炭的事,看着杨援朝轻笑道:“老杨,咱们要说也是老交情了,我这人做生意比较直接,第一,我看好新疆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第二,我相信你老杨的为人绝对不会让我吃亏,这两千万我全当作入个股,怎么样?”

杨援朝从桌上拿起烟盒,不是什么名烟,就是新疆最常见的‘雪莲’,他顺着给卢友祥跟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