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所进步。究其原因,却和终焉剑有些关联。当年打开静水锁后,长匣之中,除了终焉剑外,还有两块玉璧。那两块玉璧上的阵法密文,可以聚敛天地元气,易迁流将它们放在身上,真气恢复的速度快了十倍不止。只可惜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静修之时,不能用于临阵御敌。在这两个玉璧的帮助下,易迁流的真气,不过五日便已全然恢复,更因为接连作战,使得真气获得了极大的进展。
但面对深不可测的江南平事令,他下意识地隐瞒了下来,尽管,这是事实上养育他成长的人。
平事令扫了他一眼,道:“那,在道佛大会之前,能否完全恢复?本座的意思是,能够达到与人交战的程度?”易迁流微微一愣,道:“可以。”平事令长出了一口气,道:“那就好。本座现在有一件事情,交代于你,你务必要完成。此事,不仅涉及你我,也关乎帝国国运,甚至可以说,天下苍生。”
易迁流忙道:“大人。既然事关重大,属下不敢应承。若一定需要修真之人,过几日,各派前来道佛大会的高人便将接连抵达,届时以大人的身份,自然召命更有资格、能力之人来完成任务。”
“不,你是最合适的。本座的决断,绝不会错。”
易迁流看着平事令,他走回案后,道:“你还想说什么?”易迁流道:“大人,属下领命就是。”
“很好。”平事令从袖中拿出一个卷轴,丢给易迁流,道:“这是天子的手谕。看完之后,有什么问题,本座可以为你解释。但在你出了这个屋子之后,这份手谕就将销毁,本座不会再说一个字。当然,本座也不允许任何一个字,流露出去。你明白了?”
易迁流应了声是,展开卷轴,看着其中的内容。读到一半,他瞳孔一缩,像是看见了当时最为令人惊惧的猛兽一般。他的额头上沁出了点点汗珠,双手微微地抖了起来。过了半晌,他一收卷轴,惊声道:“这,真的是天子的手谕?!”见平事令点点头,他又道:“大人可曾向天子进言?”平事令道:“不必,天子的命令很清楚,也很正确。”
易迁流朗声道:“难道天子和大人都疯了不成!”
平事令一拍桌子,道:“慎言!我知道你有疑虑,但本座,不想听见这么愚蠢的话!”
易迁流也怒声道:“那请大人告诉属下,为何会有这样的命令!”说着,他用力一丢,将卷轴摔在平事令案前的地上,卷轴堆在一起,漏出一截纸张,在那露出的纸上,写着:
“故于扬州道佛之会前,着人刺杀太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