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莫洵李叔(1 / 2)

褚仙传 帅吾 2392 字 2017-07-13

李褚清楚记得,自打记事之日,李叔就一直住在宁王府,深居简出,李叔这个称呼也叫了二十余年,真名还真没有问过,可今天来到太微山,怎么他突然就改姓莫呢?

莫洵笑道,“小王爷,太微山太虚门创立何止千年,门中弟子数不胜数,同名同姓时常可见,若是师傅和弟子都叫一个名字,岂不是乱了辈分?所以便衍生门规,每代弟子都要同号不同名,这也是区分门中长幼顺序的办法。”

“啊,我懂了!”李褚点头,“那你就是莫字辈的,他们两个人就是子字辈的了!既然他们叫你师叔,肯定是莫字辈要比子字辈的年纪大!”

莫洵点点头,对子陵问道,“子陵师侄,小王爷入门之后是以什么字为号?”

子陵掐指默算,二人乃是上次太虚门开山收徒时入住接迎峰,如今七载有余,距下一次的开山门之日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

“回禀师叔,如今入门应是乌号,小王爷若是拜入掌门师叔座下,却应该是子号。”

莫洵点头长叹,“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当初我辞门下山,不过子字为末,如今却也延续至乌号了,子陵子宁,你们二人可过而立?”

子陵二人答道,“师叔,我们二人如今三十二岁,在山中修习已有二十七个年头。”

修仙之人本不在乎年龄,有些道行高深的老怪物一般的人儿,早就超脱了凡人的界限,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并不少见,原本的莫洵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不问生死,天地同寿,可二十多年前的那件事,不仅让他白白葬送了大好前程,更是毁了凡人倾尽一生都无缘触及的修仙梦。

仗剑白衣已不再,唯剩残躯渡余年。

莫洵将李褚叫至身边,说道,“小王爷,老奴昔年曾惹下大祸,无奈辞出太虚门,下山又遇仇家,幸亏得你父王相救,方才捡回一条命,于是便留在府中,这一呆就是二十多年,从你出生之日起,王爷就安排老奴护你周全,如今你进了太虚门,绝不会有人胆敢伤你性命,老奴这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只望你以后在太虚门中能好自为之罢!”

李褚点点头,“李叔,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回去的,你知道我不愿意受那些条条框框的拘束,在你这门派当弟子,可比不上回去做个纨绔小王爷!”

“若是你蜕凡后再跟老奴说这话,老奴可得为你举个大拇指了!”莫洵笑道,“时候也不早了,跟着子陵子宁两位师兄进山去吧!”

小王爷默默走到二人身旁,直对莫洵挥手,不舍道,“李叔,到时候可别忘了接我回家!”

莫洵点点头,没再说话。

子陵一只手抓住小王爷,单手掐了个法诀,三人便化作一道长虹向山中飞去。

看着渐渐没了踪迹的几人,莫洵收回目光,转眼向南方望去。

这些年安逸嘛?

在宁国府的生活无疑是安逸的,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没有一天是开心的呢?

不甘心!

既然俗情已了,为何不去搏个后生?

莫洵脸上尽是沧桑,身子又佝偻下来,但此时他的眼神中却迸出一股坚定决绝,也不管停在山脚下的豪华马车,竟朝着南方大步走去。

-------

-------

小王爷乘着子陵的飞剑来到接迎峰上,看到的竟是与山外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身为宁国公唯一的儿子,不得不说李褚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说他一生可以纸醉金迷都不为过,可到了接迎峰上,小王爷体会的却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舒畅。

山峰外烟雾缭绕,可山中却阳光灿烂,空气吸入口中,在身子里打一个转,呼出后依然纯净无比,山上百花争艳,青草四起,且每一株植物都清晰入眼,给人一种淡泊平静的感觉,偶有各色的飞虫盘旋其上,也为接迎峰凭添了几分盎然生气。

花草旁,一幢暗红色的古楼于峰顶伫立,古楼上一块青色牌匾上写着三个古朴大字:接迎楼。

小王爷好奇的打量着接迎楼,子陵笑着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莫洵师叔亲自选定的人,无论你家世背景,资质如何,定然会拜在青云山下,这里是入门的弟子服,你且穿上,然后随我们去见掌门师叔罢!”

说罢,身旁的子宁便递上一套白色衣服。

子陵接续道,“接迎峰上只有我与子宁师弟二人,你不必拘泥,就在此地将衣服换上吧!”

从小独得恩宠小王爷也不知道什么是客气,拿过衣服便窸窣穿上。

穿完后,李褚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子陵,衣服倒是很合身。

“咱们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只有胸口上的字不一样的,我的是‘青’字,你们的是‘紫’字,为什么啊?”

子陵笑着解释道,“弟子服胸口上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