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飞逝(1 / 2)

时光如水,转眼间五年又过去了,而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十年的时间,算起来陈浮生的年龄也已经三十二岁了。

如今的陈浮生经过十年的磨练,虽然因为掌权脸上没有留下岁月的痕迹,但是如今的自己却再也没有当初的青涩了。

再踏上了现如今华国核心领土的时候遭到了原住地行龙的袭击,经过数个月的激战陈浮生终于带领自己的军队击溃了敌人,将残存的地行龙赶进了深山中,便停止了继续的追杀。

在那片密林四周关键位置驻扎军队之后,便展开了对华大陆的全面探索,绘制了精确的地图系统也就承认了自己对于这里的占领,在地图中划分了行政区。

将为数不多的军队派遣到各州建立了简易的军镇之后,便展开了大力拓展的脚步。

在年末的时候,远洋近一年的浮华水师终于顺利返航,出了跟随陈纵留在东大陆游走各国的使团卫队之外,争支水师仅有有限的舰船损于天灾。

陈水带回的是好消息,东大陆各大势力都同意了与华国开拓贸易路线,而且享受相对优待政策,而随同而归的还有各大势力的使团贸易船队。

对此早有准备的陈浮生按照既定安排开放了瀛洲的一处港口作为暂时唯一的通商口岸,并且限制大陆各势力的活动,虽然他们密探同样不少,但是这么做还是能够隐藏一些自己如今外强中干来减少一些有心人的暗算。

外贸带来了关税,大大增加了陈浮生的税收,如今因为扩军征战而有些紧张的资金链再次松了下来,而每一个月关税都是直线增加,这些增加的收入紧接着再次化为了自己的人口和军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虽然不断提升的收入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但是这些对于现如今的华国的国土与人口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曲线的发展还是不能满足如今的需要。

不过这些是急不来的,作为既定主线,华国本土在没有开发完毕时不能接受移民和原住民的参观的。

最开始,陈浮生用了五年的时间招募了十数万人口,与瀛洲的原住民融合在一起超出了二十万人口。这二十万人口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足够支撑一个最小的国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了。

于是,加上外贸的收入,这五年的时间自己足足扩充了五十余万的人口,而军队同样增加到了五万人的规模。算上原本的人口与瀛洲人,如今的华国已经接近了八十万人口。而这其中,经过移民浮州瀛洲加在一起保持在二十万人口的原定数量,新发现的清泉则仅仅驻扎着万余人,而且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瀛洲人。剩余的五十余万人口全部在华国本土。

虽然五十万人听起来不少,但是相对于本土广漠的疆域来说,说地广人稀都是抬举了。

根本就是万里无人区,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五十万的人口,实在是连正常的开发都维持不了,而要守卫这些地方的军队都需要十万余左右。

现如今还是任重道远啊。

如今的陈浮生已经将自己的治所迁往在射击之初便作为首都建造的帝华县,而帝华县经过特殊发展已经达到了将近两万人的大城市规模,作为首都得到了更加多的资源来建造城市,而作为自己唯一的大城市,各种建筑的规模同样是最宏大的,而作为如今的最强战力,以防开拓华国本土再次遇到危险,陈浮生很快便将中宁观观主凉宫剑调到了帝华,而商讨之后凉宫剑也同样决定将自己的道观迁到帝华处理一些非常事务。

在与这个世界东大陆的各个国家建立了简单的外交关系之后,陈浮生在各个国家设立了使馆,由陈纵统一处理各国事务,因为距离本土太过遥远,不能事事回禀,所以陈浮生给予陈纵非常大的权力,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代表国家表明立场,等到使团表决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都投赞同票甚至能够对帝国宣战。

当然,为了不使陈纵乾纲独断,陈浮生在考虑过后再次派遣了两名副使,当使团决议发生分歧的时候,两名副使联合能够否决掉陈纵的决定。

当然,在表决的时候大使副使和使者所代表的票数都是不同的,陈浮生竟然丧心病狂的规定禁止弃权。

无论如何,陈浮生经过五年的时间算是融入了这个世界,甚至就连西大陆的兽人精灵都已经听说过华国这个神秘国家的名字。

而这个海外国家处处透露出神秘的色彩,大陆的商人如果想要在此条海路经商需要经过华国的严格审核,而且在入境的时候需要专门的颁发的凭证,如果没有凭证想要混入的话一旦被发现便会被华国的水师击沉,对于这种霸道的做法各国表示了异议,而陈纵直接强硬的表示那些偷渡入境的本来就是违法,在这点理亏上各国也不能再多说什么。只是嘱咐自己国家的商队自己注意了。

商人逐利,那个商人没有黑心的经历,让他们老老实实的遵守海关条约缴纳高昂的关税当然不会心服,刚开始的时候许多船队都是背后小动作不断,向着这些华国人不会不在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