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出使台湾(1 / 2)

崇祯初年 柳离殇 3087 字 2017-07-15

1644年夏,郑成功与其父郑芝龙败走台湾,不得不远离台湾岛来到云南休整。谁知居然刚好遇到来避难的太子朱慈烺,郑芝龙随即有了协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然而朱慈烺看穿了他的计谋,在正月初一杀了郑芝龙。

朱慈烺将郑芝龙以侯的葬礼下葬,郑成功便一心归于朱慈烺。

如今郑氏海军离开东南沿海太久,只怕红毛夷会突袭大陆。

“陛下!微臣有一言!”郑成功说道。

“不放请讲。”朱慈烺说道。

郑成功犹豫了一下,道:“自微臣与家父被红毛夷偷袭,不得不来到云南后,郑氏海军已有一年未去过福建和台湾一带了,恐怕声望有所降低,红毛夷定敢侵犯福建等地,因此微臣想要率领五十万郑氏海军回到福建沿海,顺便...”

朱慈烺继续问道:“顺便什么?”

郑成功思考了一会,道:“微臣也不敢确定,但我认为,微臣这次能一举收复台湾,活捉睽一,以绝后患,再南下菲律宾,赶走南蛮,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东南沿海建立基地,如果鞑子南下,我们抵挡不住的话,我们还有后路可走!”

朱慈烺问之大喜,道:“好!朕给你虎符,你去指挥他们去到东南沿海,给红毛夷致命一击,务必活捉或杀掉睽一!”

郑成功也高兴了起来,道:“微臣定不会辜负陛下!”

朱慈烺丝毫不会担心郑成功在台湾一带自立为王,如果会的话,他就不会成为一个逆子忠臣。

郑成功说完后,便退下了。

扬州城内,史可法正在埋伏陷阱。

史可法将土挖出来,使地面上陷出一个大坑来,再用草掩埋,这种方法简单而又有用,就是比较耗费时间,史可法召集扬州城内的几十个男儿在这边挖了三四个时辰了,才挖了十多个坑而已。

“爹!”远处而来的一个骑着马的人影朝着史可法喊道。

“原来是威儿,多铎大军逼近了吗?”史可法问道。

“他们来了!我初步估计有十万人以上!”原来喊话的人正是史可法义子史德威。

史可法皱了皱眉,道:“好!你和我一起镇守正门,各位乡亲,感谢大家鼎力相助!我史可法以项上人头担保,城绝不会破!如有任何一个百姓被清军杀死,我史可法,提头来见!”

挖坑的男儿们点了点头,往城中走去。

多尔衮渐渐地兵临城下,却发话道:“史可法!你忠君为国,其精神令人佩服,不如你今日归降我大清,封你为首辅。”

史可法知道后,派人给多尔衮送去一封书信。

多尔衮打开书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尔时南中臣民,哀恸如丧考妣,无不拊膺切齿,欲悉东南之甲,立翦凶仇。而二三老臣,谓国破家亡,宗社为重,相与,迎立今上,以系中外之心。今上非他,神宗之孙,光宗犹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五月朔日,驾临南都,万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迨臣民伏阙屡请,始以十五日正位南都。从前凤集河清,瑞应非一,即告庙之日,紫气如盖,祝文升霄,万目共瞻,欣传盛事。大江涌出楠梓数十万章,助修宫殿,岂非天意也哉!越数日,遂命法视师江北,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为我先皇帝发丧成礼,扫清官阙,抚辑群黎,且罢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铄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跪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谨于八月,缮治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既发,复次江淮,乃辱明诲,引《春秋》大义来相诘责,善者言乎!推而言之,然此文为列国君薨,世子应立,有贼未讨,不忍死其君者立说耳!若乎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宫皇子,惨变非常,而犹拘牵不即位之文,坐昧大一统之义,中原鼎沸,仓卒出师,将何以维系人心,号召忠义?紫阳《纲目》,踵事《春秋》,其间特书,如莽移汉鼎,光武中兴;丕废山阳,昭烈践祚;怀愍亡国,晋元嗣基;徽钦蒙尘,宋高缵统。是皆于国仇未翦之日,亟正位号,《纲目》未尝斥为自立,率皆以正统予之。甚至如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议者疵之,亦未尝不许以行权,幸其光复旧物也。

本朝传世十六,正统相承,自治冠带之族,继绝存亡,仁风遐被,贵国昔在先朝,夙腐封号,后以小人构衅,致启兵端,先帝深痛疾之,旋加诛戮,此殿下所知也。今痛心本朝之难,驱除乱逆,可谓大义复著于《春秋》矣。若乘我国运中微,一旦视同割据,转欲移师东下,而以前导命元凶,义利兼收,恩仇倏忽,奖乱贼而长寇仇,此不惟孤本朝借力复仇之心,亦甚违殿下仗义扶危之初志矣。昔契丹和宋,止岁输以金缯;回纥助唐,原不利其土地。况贵国笃念世好,兵以义动,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