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淇水汤汤(1 / 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解释他的相对论时曾说过,当他在与一位漂亮女士谈话时,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下午仅如一秒;而当他坐在火炉上时,一秒钟却又变得那么漫长。

现在,杨子夫正不断加深着自己对相对论的理解。

经纶笑眯眯地蜷缩在沙发上,嘴里叼着一根棒棒冰,两只手箍着小萝莉。之所以说箍着,是因为雪梨似乎更倾向于赖在杨子夫怀里……

经纶的妈妈不急不缓的提起凉水杯给杨子夫倒了一杯白开水,放在他面前,然后微笑着对他说道:“小杨不是月州人吧。”

杨子夫吸取了之前在门口的教训,不敢多说话,只是问一句答一句:“没错阿姨,我祖上是三晋人,后来到了我太爷爷那辈才在京城有所发展。”

经纶妈妈“哦”了一声,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杨子夫,她觉得这孩子挺有趣的,从进门就显得十分局促,不像是个轻浮的人,谈吐举措也都得体,小时候应该家教很严格。

人就是这样,小时候如果不把底子打好,等长大了,装模作样都累得慌。经纶妈妈本名叫童真,出身于月州书香门第,她的父亲——也就是经纶的外公——正是当年力主发展基础工业的童宝伟,一手规划了月州往后二十年发展蓝图的童市长,当年他所作所为,在今天看起来自然是高瞻远瞩,令人佩服的打紧,但遗憾的是,他本人却更多的从古学经典中继承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人的硬气,宁愿选择到图书馆修订图本,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在“得罪”了一个省部大员之后,童宝伟就在他风头正盛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被拿下,近乎凌辱般的成了市立图书馆馆长,再无其他行政职务。

有这么一个父亲,经纶妈妈家教如何自然不必多说,更有她自己的一些经历在,所以她对未来女婿的选择标准更侧重于——或者只看重人品与个人素养,其他的例如家境如何……

反正也很少有人比自己家更糟糕了吧。

“小伙子是军校毕业的吗?”

杨子夫窘了一下,军校?

心中暗骂卧槽,脸上却不敢表露出分毫。军校他倒是想上,按理说在他志愿兵服役期满之后,是有机会去军校深造的,以他当年的实力全军能竞争过他的人寥寥无几,可以说如果只招一个,排除掉走后门的可能,被录取的一定是他。

但遗憾的是他选择另一条更极端更黑暗的路。

“呃,不是,我一直在基层连队干,没去过军校。”

经妈妈一愣,看了一眼杨子夫的肩章,又瞅瞅他胸前的勋章,下意识地想问什么,最后又忍住了。

“我妈是想问你的那些军功章是不是假的。”经纶逗弄着雪梨,嬉皮笑脸的说道。

经妈妈皱了皱眉头,看着他呵斥道:“疯疯癫癫的胡说些什么!”

经纶吐了吐舌头,跳下沙发抱起雪梨朝里屋走去,小萝莉趴在她的肩头,伸出手做眼泪汪汪可怜状。

杨子夫赶紧低下头假装喝水,而雪梨的“姥姥”则是颇为淡定,似乎一点都不奇怪。

“经纶这丫头打小就……比较活泼,说话不会拐弯,你别往心里去。”经纶妈妈看着他的眼睛解释道,这位人到中年却风韵不减当年的美妇人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说话柔声细语却有充斥着信服力。

端庄高雅,雍容华贵。

这是杨子夫所能想出的最贴切的描述。

他突然间为自己能有这样的丈母娘感到些许的庆幸。

“没关系阿姨,我早就习惯了。您放心吧,我虽然没上过军校但却资历一点不差,可以说我绝对配得上这身军装,也配得上这些荣誉。或许我的意志不算很坚定,但我的原则也一样不允许我拿军人的荣誉开玩笑。”杨子夫表情肃穆,十分认真地说道。

意志不坚定?不管别人信不信李容一肯定不信,因为他曾经亲眼看着杨子夫把自己半条胳膊上的肉几乎刮了个干净,因为他被一条眼镜王蛇咬了,而他们没有血清。

经纶妈妈推了推眼镜,端起玻璃杯喝了一口水。明明她只是坐在一间算上公摊连90平米都不到的出租房内的沙发上,用着几块钱的玻璃杯,喝着再简单不过的白开水,却让杨子夫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那你上过大学吗?”

“没有。”

“学历呢?”

“高中,没领毕业证。”

两人突然沉默了下来,客厅里陷入了一阵恐怖的寂静。童真只是静静地看着杨子夫,面色如水,什么也看不出来。

“那你知道经纶是什么学历吗?”

“知道,美国加大伯克利分校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生物方面也颇有建树,已经达到了美国FBI接触的标准,我相信仅凭她自己,想留在美国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哦?”童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