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面谈 上(2 / 3)

超级军霸 大肚果果 4925 字 2016-09-18

一细想,岳维华就明白了郑士良的打算,其实岳维华最不愿的聊天,就是聊这种泛泛之谈的东西。

不过呢,此行自己也是带着目的而来,不说几句恐怕不行,于是稍微沉吟了片刻后,言道:“所谓革命,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导事物从旧质向新质飞跃发展的,都可以称之为革命,当然,这是广义上的。”

“而,郑司令口中的革命,应该是指狭义上的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和政治上的变革革命。”

“革命一词,出自《周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呼人,其意指商王汤讨伐夏,周武王伐商,实施变革更替朝代,以应大命,顺民意。”

“革命一词,包含众多,……”

要泛泛而谈,作为穿越客,岳维华能够将革命二字说上一整天,而且绝对不带重复的,什么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啊,是权利转移的方法啊,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啊,还有老马的解释更加直接,说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为,是最高的政治行动等等。

当然了,也可以谈谈一些更加高尚的理由,比如说为了人民,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再深化一点,为了百姓的人权和自有等等,恩,这些暂时还是不能够说的,否则,三民主义都要提前出世了。

岳维华的侃侃而谈,除了具备饱学之士的的渊博,更给郑士良一种酒逢知己的感觉,就像当初第一次见孙中山时谈革命一样,甚至,内容更加深化,这让郑士良震撼不已。

“没想到,这世界上对于革命之理解,对于与华夏之图强,还有能够与孙先生比肩者,今日得见,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可惜,若是孙先生再此,一定能够同岳先生,秉烛夜谈,三日三夜不休啊。”

“惭愧惭愧,岂敢岂敢。”

岳维华连道不敢,没办法,这些东西那都是历史课本上,网络上,随处都可见的,在这里随便引用了几句,倒是被惊为天人,这让岳维华受之有愧啊,至于说,去与孙秉烛夜谈,还是算了吧,作为穿越客,岳维华知道光练嘴皮子,屁都没用,能否革命成功,能够引导华夏走向富强,最终靠的还是枪杆子。

当然了,新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还是要靠孙先生这种革命志士的。

“在下倒是有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岳维华夸夸其谈小半天了,逮着机会赶紧将话题引入自己的正题才是。

“岳先生,但说无妨。”

对岳维华的称呼,已经有老板变成了先生,可见郑士良对于岳维华刚刚那番话有多推崇,要知道,能被郑士良称之为先生的,可就只有那位孙先生啊。

“先生不敢当。”岳维华客套了一句后,随机道:“贵军从三洲田打响了革命第一枪,原本你们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本着广州去的,不知为何突然转向了东北方向,莫非贵军是打算前往福建厦门一带?”

若是,在未进行刚刚革命之讨论前,岳维华问出这番话,只怕郑士良会怀疑岳维华是不是清军的探子,但是现在,郑士良只会讲岳维华,当成是关注起义军的同道中人,故而只是略一沉吟,便直言道:“实在是武器和粮饷出了问题,英国人出面干涉,孙先生筹集的粮饷和器械被搁置香港,无法运入广州地界,无奈,只得将义军往东北方向前去,期望进入东瀛势力范围,从而得到东瀛人的帮助。”

岳维华点点头,显然同自己了解的那点历史是吻合的,若是按照历史轨迹走下去,那么这支义军,也就还有七八天的存在时间了,而这并不是岳维华期望的,尽管这场起义有着那么多缺点,甚至是岳维华大力扶持,最终都有可能要惨淡收场,但是岳维华还是打算,尽自己的能力,扭转一下历史的轨迹,至少让这场起义持续的更久一些,闹出的动静更大一些,这样一来,最起码能够让革命之思潮传播的更广,为民众思想的转变,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郑司令,恕岳某直言,东瀛人恐怕靠不住。”岳维华直言道。

“哦,此话怎讲?”郑士良不解道。

因为目前孙先生就在宝岛,并且孙先生已经同宝岛东瀛总督儿玉源太郎见过面了,儿玉源太郎也答应了支持他的革命,否则,郑士良也不会贸然改变策略,向着东北方向挺近。

“我知道现在孙先生就在宝岛,恐怕还面见了儿玉源太郎,甚至还得到了他的亲自许诺吧。”岳维华笑笑道。

“你怎么知道?”郑士良有些惊愕,同时心中对于岳维华的身份更加的疑惑了。

“呵呵,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回答你,不过我想告诉你一件事。”岳维华顿了顿,接着道:“目前东瀛国内派系斗争也挺激烈的,而最近东瀛贵族系领袖伊藤博文将会第四次担任东瀛首相,而伊藤博文对于革命党,可没什么好感,我想要不了几日,儿玉源太郎恐怕就会出尔反尔。”

“这,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