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还要多问,那军士却眼睛一瞪叱道‘休得啰嗦,惹得爷发火,一顿棍棒将你打跑。’赵匡胤无奈,只得在城中先找个客店住下,数日后再说。此时,赵匡胤不再去繁华大街,那里的旅店吃住较贵,专捡背街小巷寻找。走了几条街,好不容易在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找了一家干店,‘干店’是古时旅店中最为抵挡的旅店,没有酒食、消遣,只有床铺,只能睡觉,多是自家房舍开办的一些简陋旅店,因是自家房舍,不用交税,价格比较低廉。进了店门一看,只有一张桌子,一个老汉正在盘账,赵匡胤拱拱手‘老丈请了,还有房间吗’那老汉闻言抬头‘后院还有一间,只是有些杂物,有些杂乱,客官若不嫌肮脏,愿对付,你就住吧,其他客房吃住一日十文,此处每日我只收你二文钱。’说完,领着赵匡胤去看了房间,屋内除了有些扫梳、破筐之外,或许久未住人,屋里有一股馊味,赵匡胤也不觉肮脏,就同意住下,说‘我还有一匹马,请老丈一并喂了,每日我再加你一文钱。’老汉颌首,少时,端来几个馒头,一小碟咸菜,一碗面汤。对赵匡胤说‘我观客官也是落难之人,这是老汉与浑家日常所用之食,若不嫌弃,将就着用些吧。’赵匡胤也不多话,拿起便吃。看那老汉面目良善,饭后就与他攀谈起来,听老汉说,他家本是城中大户,幼时也曾读过几年书,可惜连年混战,家道中落,临老只得与老伴用自家房屋开起了这干店。不图赚钱,只图有个营生,膝下五子,除被证丁死在战场外,只余一子,因由残疾,与二老相依为命。听后让赵匡胤唏嘘不已,将自己来此投奔王彦超之事向他说了。一晃过了月余,初时还能应付,可后来连这一天几文钱也拿不出来了,渐渐地,那老汉也不似先前来得殷勤,饭食也不似先前那般按时了。这一日,那老汉突然来到,端来饭菜,让赵匡胤吃后,说‘客官前去防御史府被拒,只怪你不懂这府中礼数’赵匡胤一惊‘什么礼数’那老汉伸出两根手指,在赵匡胤眼前捻了捻,说‘银子,你得给跑腿的人好处,他自会给你传话,似你这般,只怕再等上数日,你还是见不到那位大人’赵匡胤道‘老丈所言极是,只是我现在哪里还有银子给他’那老汉道‘今有一法,你若觉得合适就做,不同意你就继续等着你那大人吧。’赵匡胤忙赔笑问道‘不知什么法,老丈但请说来’老汉见他不恼,就说了起来‘你在我店共住四十五日,除去你已付过的十日,尚欠我三十五日店钱,按你说是每日三文,我且算作两文,一共欠我七十文,见客官也是落难之人,不忍轰赶,但只因小店本小利薄,禁不住客官这般吃用’顿了顿,又说‘我看客官的马卖相甚好,不如我帮你兑出去,换些银钱,一来还了我的店钱,剩下的银子还可作为你见防御史大人的盘资。’赵匡胤听了顿时心如刀绞,这匹马是行‘冠弱之礼’时,父亲亲自从军营中挑出的一匹幼马,赵匡胤自小便骑着它,一直到现在。一人一骑,早有默契,平日在贺虹儿面前炫耀,也全仗此马,此时一听要他卖马,心中实有不舍,想想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得忍痛对那老汉说‘全按老丈安排,只有一事相求。’老汉点点头,赵匡胤说‘此马自小跟我长大,颇为投缘,只是要卖,也请容我亲手喂上几日才好’老汉点头答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