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兀自上幽州 陌路赠宝剑(2 / 3)

的嘛!

我看他有意无意地挪动身子,知道他是在躲店小二,一定是趁着这会儿店小二忙不过来才混进来的。我刚要喊小二过来,就注意到对面那双满含趣味的眼睛。看好戏?公子你难道忘了你这一席之地是我让给你的吗?不能当众丢人现眼,我只好硬着头皮与那男孩对视,脑海中飞快地搜寻着解决办法。

僵持之中,一阵春风吹入大堂,使人浑身清爽。我的眼角余光恰好捕捉到在大堂门外一闪而过的柳条,灵光一闪,心里有了办法。

“你去门外摘一些柳条回来,我就给你比这一块碎金子还要值钱的东西。”我认真地对小男孩说。

他有些怀疑地看着我,迟迟不肯起身,毕竟我看上去也不过弱冠年纪,又打扮得如此素朴,丝毫不像大家公子,说出这话自然难以让人相信。我知道他怕他这一走,不是我跑了,就是我叫店小二防着他,他就再没机会了。所以我只好补了一句:“你放心,我会在这儿等着你,你现在手里有那一块碎金子,小二也不会拦着你。”

他眼珠一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兴冲冲地跑了出去。

对面那公子也不说话,只是一副玩味的样子看着我。

“小弟有幸在此和公子萍水相逢,敢问公子姓名?”我觉得不能平白无故地便宜了他让他看我的好戏,总得知道他的名字记住他,以后也好回报他。

“愚兄姓卫,名辰宇,不知贤弟如何称呼?”

愚兄,还真不见外。心里鄙视了他一番,嘴上却仍旧谦和地说:“小弟姓刘,单名一个铭字,还未加冠,因此无字。”

我一边说着,一边在脑海里搜索着“卫辰宇”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感觉很熟悉。

“洛阳卫氏,春秋时卫国王室之后,前朝多出商贾,尤以卫无庄著名海内,曾助当今皇帝钱粮以平定天下,后封卫国公而不受,换以买卖经营特权,掌握天下金银铜铁矿三分之二。今其子卫辰宇当家,游览天下名山大川,探察大小矿藏十余座,声名不亚于其父......”我一边在脑海中迅速整理那些看过的记述,一边随口说了出来。

卫辰宇显然一愣,没想到我把他的家底抖了出来,忙打住我继续说下去,虽然我的声音不大,但临近几桌已经有一些人隐约听到并纷纷侧目过来。他可不想闹得一个人尽皆知不得脱身的地步。

“贤弟知道的可不少,只是出门在外,需得处处小心,还望贤弟不要宣扬。”卫辰宇故作谨慎地说道。

现在知道不要宣扬了,刚刚是谁甩的一块碎金子啊!我心里越来越瞧不起他了。

不过毕竟他财大气粗,我也不好折损他,只得换个话题说:“如今海内清平,天下繁盛,内有明君贤臣,外有勇将强兵,治国御疆无懈可击,公子言语中为何透着一股危险气息呢?”

“贤弟岂不知盛世之下亦有盗匪,何况如今北疆未定,诸王分封,如何能称得上太平盛世?”卫辰宇换了个惬意的姿势对我说。

他的话不无道理,可是这话也只有他敢说,我反正没这个胆子。

他接着说:“就像刚刚那个孩子,贤弟你说这是太平治世,那为何还有幼无所依,老无所靠的人呢?”

我哑口无言,我不过是换个话题,他倒是认真起来了。不过小国寡民这种理想生活也就只能在书中见到,不过是我们这些儒生太理想了而已,我可没想过能达到那种地步。

他又说:“贤弟年幼,初入世事,难免遇到有与学堂知识相悖之处,这一路山穷水恶,贤弟务必要一路小心呐。”说完他还故作了一个略有深意的表情。

正被他教训着,那个男孩已经抓着一大把柳条回来了。小二还在忙着,也就没注意到他。

我接过他递过来的柳条,在他期许的目光中把几根柳条编在一起,折成了一个环形,接着又同样把几根柳条折成了一个冠状的模样,两相结合,我把它们编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柳条冠。我指着面前放着的枝叶嫩绿的柳条环和去了叶子的棕色柳条冠说:“看清楚我刚刚是怎么编成这两样东西的吗?”

男孩点了点头,一副迷茫的样子。我编的很慢,中间到一些细节地方还故意停下来让他注意,他应该是能够记下来的。

看他明白的样子,我说:“你按照我的方法,多编一些这样的东西,拿到路边去卖,这个柳环就卖两文,那个柳冠卖五文,能赚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

我这话一说出去,男孩就不高兴了,说好要给他比那一小块碎金子还值钱的东西原来就是这两个玩意儿,这些柳条还是他自己折的呢。

看着小男孩有些生气的样子,我一阵苦笑,岂不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是可怜。

这时卫辰宇拍了拍他的背让他转过去,对他说:“你这位兄长说的没错,这两样东西确实比我给你的那一小块碎金子值钱,你要是不要,我可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