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融百家,似愚实精,乐交慎独,进可治国,退可修仙,不进不退亦可得道。”齐飞看着半黑的天空,眼神空洞地说道。
“王上不过见他几面,就有如此评价?”魏航不可置信。
“非也,这原本是太常卿给王上的信中的意思,王上见过他之后,感慨之下才说出这句话。”
我回到巨石处时,看到齐飞,魏航两人聊得其乐融融,不由欣喜。都说辽东国相国和大将军不和,我还有些担心自己会卷入什么政治斗争,这下看来是我多虑了,想着辽东王那样的人品,也不至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看我回来,魏航把一路上收集的柴木抱了过来,简单地生起了一堆篝火交给了齐飞,接着便去搭营帐了。
“那是什么,怎么在发光?”我刚一坐下,齐飞便指着我身后问道。
我一看,是那把蓝翎剑,不由暗叹,真是个麻烦货,只好再对齐飞解释一遍它的奇异之处。
“对了,齐兄,改日若是有空,不知可否指点我一二。”我握着剑说。
齐飞愣了一下,问:“你不是不喜欢这些耗费体力的技术吗?”
“出来这么久,忽然有些喜欢了,时常就想出去走走,体验一下书中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再者将来我在这儿监工,不会两招怎么行,万一真被魏兄说中,匈奴打来了,我起码得能保命吧!”我说。
“好,此行回去我就教你。”齐飞应诺道。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魏航支好了营帐过来问道。
“还算不错,有建城的基础,只不过工程量要大些?”我往前靠了靠说,这山上到了夜里还真是冷,不知道我在这北荒的第一个冬天该怎么过。
“有多大?”齐飞问。
“平整这座山,准确来说就是要把这座山平整出几个平台,至少三层。”我在这里伸出了三根手指,并加重了语气。“如果要屯军三千以上,则每增加一千需要再开辟一层,每一层可以常驻一千守军,临时驻扎五千守军,至多可以开辟六层。”
这已经是我算出的极限了,而这座山最多也就只能开辟六层,也就是说最极端情况下这里也就能够驻扎两万多守军。
齐飞有些犹疑,他也做了一年多的相国了,这中间的计算他也是知道的,但需要些时间。而魏航皱了下眉,便开口说:“两万多恐怕有些吃紧。”
我笑了笑,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两万多说多不多,说少也绝对不少,关键是要看在谁手里,怎么用,而且这里要修建的可是一座要塞,就凭这一点,防御上来说绝对没问题。”
魏航挑眉看了我一眼,似乎是觉得我夸下了海口,到时候若是出了岔子要看我好戏一般。我自然也知道这话说得大了些,但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我只好视若无睹。
我看齐飞还在心里盘算着,就说:“那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早点睡吧。”
魏航愣了一下,“哎?这就完了?早知道我就带着你快马加鞭咱一天就回去了,白白让我背那大包小包的......”
“魏兄你想多了,我只是说今天就到这里了,还有明天、后天、大后天呢,你背的那点可是远远不够的,恐怕明晚你就得亲自动手打猎了......”我打趣道。
“啊!”魏航一脸吃惊,“不是吧,我还以为最多两天呢,这才就带了一天半的干粮,想着明晚就能回到关内......这......”
魏航越说越丧气,我也不理他,径直会自己的营帐去了,那里江磊正在垒着一些石块。
“怎么不进去啊,外面这么冷,别冻着了。”我蹲下身子对他说。
“里面黑,我怕。”江磊,缩着脖子说。
“那你也可以和我们坐在一起烤烤火啊,看把你这小手冻得。”我摸着他冰凉的手,不禁有些心疼。
“你们在说话,我不敢听。”江磊说。
他这话倒是让我一惊,我还从来不知道他有这样的心思。
“小铭啊,你可真像咱们公子,都对孩子这么用心,要是落天能有江磊这么懂事就好了。”魏航在我身后感叹道。
“落天?”我疑惑地望向他。
“你以后会见到的。”魏航故意卖了个关子,便一头扎进营帐了。
第二天我们离开了这座石山,向着山后更深的地方探索。由于从北云关内运送粮草太不划算,关外山下可以说是陈兵决战之地,又怎能冒险作运粮之道,所以我打算在山后找找,看能否发现一两处肥沃的山谷,以便屯田。
幸而,石山之后,林木渐渐稀疏起来,再往后,就看到了明黄的山林。此时已近傍晚,日落西山,而我们一直在往东走,面前的山林被染上了一层红晕,隐隐约约似有雾气升腾。
“这山并不高,怎么会有水汽缭绕?”魏航一眼就看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