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淮南王遇刺(3 / 5)

间拔出一枚令牌,理直气壮地高声道:“淮南王大令在此,将这一干人等带回王宫。”

“你!”杨震正要发怒,被我抓住,我摇了摇头,命卫士不要抵抗,便带杨震随那宿卫长入了宫。

麟德殿内,淮南王横眉竖眼,怒气冲冲,两边刀斧手林立,随时都要大开杀戒。

我们被押上殿,见这阵仗,再加上宿卫长所提刺客一事,心中便已猜到八分,定了定神,我们依礼上拜。

“不知淮南王夤夜召见所为何事?”我率先问道。

一个礼盒摔在我面前,同时还掉落了两支短箭。

“这东西你可认得?”站在上首的淮南相国问道。

“这是我等为淮南王祝寿送上的礼盒。”我道。

“既然如此,你等可知罪?”相国责问道。

“敢问相国,我等何罪之有?”我继续一脸茫然地问。

“行刺大王之罪!”相国厉声道。

“相国这是何话,我等奉命前来祝寿,无缘无故怎担上这等大罪,相国可莫要胡说。”我推脱道。

“胡说?”相国冷笑一下,略微灰白的胡子眉毛抖了抖,“两位可知道这盒中所置何物?”

“古剑鱼肠。”我道。

“只有这一把剑吗?”相国从身后拿出了一把青铜短剑,菱纹密布,锋芒耀眼,正是鱼肠。

“正是。”我道。

“那这两支短箭怎么解释?”相国接着问。

“不知。”我说得干脆利索。

“不知?你看看这盒口边缘,敢说不知?”相国指着那礼盒道。在铜扣的边沿的黄帛上,露出了两个破洞,很明显,那两支短箭就是从这里射出来的。

“这机关藏于盒内,而我等一路护送贺礼,从未打开过这礼盒,着实不知。”我继续推脱道。

“照你这么说,那便是武陵两位皇子有心要害我家大王了?”相国话里有话地问道。

“我等从未说过这话,也未有此意,还望相国明察。至于这暗箭,从武陵至淮南,一路上机会无数,难防哪个小人动了手脚。”不想再跟他斗心思,于是我把话挑明道。

“你也说了,从武陵至淮南,你们一路护送,不是武陵的二位皇子,你们的护送又没出漏洞,难道是我淮南有人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淮南王一向德高望重,治理淮南数十年人心臣服,谁敢造次?”我称赞道。

“那特使能否给我王一个合理说法?”相国激道。

我看着淮南王一副怒容,胡子眉毛都要倒竖起来的样子,忙俯首谦卑道,“事关重大,还请大王明察,以还我等清白,使小人伏法。”

“把他们先带下去,听候发落。”淮南王袍袖一甩,竟起身往殿后去了。

“唉,我们果然成了别人的棋子。”昏暗的牢房里,一盏孤灯弱而不熄,如果不是我说话,就好像这时间静止了一般。

“弃子?你说谁?难道真的是二皇子?”杨震大吃一惊道。

“我可没那么说,这一路上的可能太多了,指不定是谁,只不过唯一明白的就是我们成了替罪羊。”我觉得他好像理解错了我的话,重申了一遍道。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这么做能有什么好处?”杨震气愤道,烛火闻声闪动,明灭之间,牢房中多了几分令人不禁绷紧神经的神秘。

我淡然一笑,“要么想要淮南王死,要么就是挑起淮南与朝廷的战端。不过无论如何,只凭那两支短箭,都不可能达到目的。”

“可淮南王已经大怒,还把我们下了狱!”杨震提醒我道。

“他若存心,你我在那殿上便已是肉泥了,怎还能在此说话?淮南王经营淮南数十年,知根知底,他虽有不臣之心,但深知只凭淮南一方之力是无以与朝廷匹敌的。更何况……这么多年与朝廷勾心斗角,淮南王怕早已疑心重重,那两支箭只能勾起他的疑心,却不会让他定论,所以他虽怒,却也绝不会把我们怎么样。”我起身挑了挑灯芯,让这牢房亮堂了起来。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不成就坐在这里?”杨震有些心急。他在武陵曾为贼曹、决曹,深知牢狱之事,现为阶下囚,深感不安,恐怕狱吏相害。

我拍了拍他,道:“杨大人安心,我们在这里其实安全得很。”

淮南王宫,玉露阁,一个人踏风而来,身后的侍从迈着小步几乎跟不上。

“大王,潇湘公主请见。”内侍禀告。

不待淮南王说话,阁门便被一把推开,衣带乱飘的刘潇快步走了进来。

“潇儿,你……”淮南王吃了一惊,他从没见过一向谦恭守礼的女儿这般风风火火。

“儿臣见过父王。”刘潇在淮南王面前急停住步伐,施了一礼。

淮南王刚要抬手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