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司马欣一溜烟逃跑了,动如脱兔,追也追不上。
司马欣逃回军中,对章邯说了朝廷目前的状况,以及他们现在所处的困境。不管你有没有功劳,现在赵高当权,一样都得诛杀。将军赶快给我们想个出路吧。
司马欣逃回军中,对章邯说了朝廷目前的状况,以及他们现在所处的困境。不管你有没有功劳,现在赵高当权,一样都得诛杀。将军赶快给我们想个出路吧。
这个时候,陈余也写给章邯一封书信,历数了秦王朝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白起,蒙恬这两位为秦国立下多大的功劳,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狡兔尽,猎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都用不上了。你章邯带兵出来了三年,没有功劳不说,还损失的士兵多达十几万,现在群雄蜂起,遍地狼烟,秦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了。赵高也担心二世杀他,一定会用你来替罪。你不如跟诸侯军们联合起来,共同攻秦,将来裂地封王,总比你身首异处,家破人亡要好吧。
陈余是很会写信的,他不但精于军事,也擅长辞令,一封信发出去,事情总能按他的意思发展。后面他还会写一封信,递给田荣,之后顺利地要到了齐国兵马。他这一番说教,做通了章邯的思想工作,章邯于是派遣手下一个军侯去见项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事情还没有谈成,项羽派蒲将军率兵度过三户,不断发起攻势。军事上的胜利可以增加自己在谈判桌上的筹码。秦军一次次战败,这时候项羽率领着三军度过漳河,又一次向章邯发起大规模进攻,大败章邯。
章邯屡屡兵败,又孤立无援,赵高已经要拿他开刀了。打吧,士气低落,没有胜利的希望,援兵又请不到,朝廷又不能回,这让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此时陈余的书信,让他又似乎看到一线希望。当败退汙水之后,他又一次派人去见项羽,希望能歃盟归顺。项羽此时也面临一个窘境,他的军粮不济,巨鹿合并诸侯军之后,他的兵力至少增加到三十多万,这么多人,吃饭首先成了大问题。击败秦军缴获的粮食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这个仗再打下去,他也消耗不起。于是跟谋士们商量之后,答应了章邯的请求。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7月,双方在洹水南的殷墟订立盟约,打了一年多的章邯跟项羽终于再次见面了。章邯流着泪,跟项羽说起了赵高,是赵高让他走投无路,项羽大手一挥,以前的家仇国恨一笔勾销,章邯斩杀项梁的事情,就算过去了。二十余万秦军投降了项羽军。为期八个月的巨鹿之战正式结束了。
子婴即位,立即举行了第一次大朝会。
咸阳宫大殿又响起了浑厚肃穆的钟声,稀疏零落的大臣们匆匆走进了久违的大殿,大多都是白发老人与年青公子了。几度折腾,群星璀璨的帝国功臣干员们已经消失净尽了。留给子婴的,只是一个气息奄奄的末日帝国。子婴戴起了天平冠,手扶着已经显得古朴过时的又宽又短的镇秦剑,走到帝座前凝视着殿中的一片白发后生,良久没有说话。大臣们的参拜也颇显尴尬,不知该如何称呼子婴君号,是秦王还是皇帝陛下。毕竟,秦王名号是赵高定的,诛杀了赵高势力,子婴对君号还没有明白诏书。于是大臣们只有纷乱躬身,笼统呼了一声君上了事。子婴心下明白,站在帝座前道:“首次朝会,先定君号。是继位皇帝,抑或复归秦王,根基在大势评判。若有平定乱军之力,自当称帝。”子婴没有说后半句,然其心意谁都明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