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贯高图谋弑高祖(2 / 3)

秦汉戮 小辰泽 4454 字 2017-09-27

十里。韩王信已令收兵,李同不舍,引军穷追。正赶之间,郦商引军接应,李同望见,拍马来战。

郦商挥刀相迎,数合之间,一刀将李同劈于马下。本欲追杀,见吕泽中箭,只得扎住人马,寻人医治。不想此箭已伤心肺,医者未至,吕泽已经死了。

郦商急令人飞报高祖,高祖引数十骑飞至,见吕泽死事,甚是悲伤,乃令送入关内厚葬,谥为武候,封其长子吕台为郦候、次子吕产为交候。吕后闻之,自是悲悔不提。

高祖见长舅战死,大怒,乃分兵三路,郦商居左、周勃居右,自居中路,大起三军,直犯东垣。

早有伏路小军飞报城中,韩王信料不能敌,急引军开北门而走,投雁门关去了,汉军遂得东垣。高祖闻韩王信已走雁门关,欲亲往剿杀。

太尉周勃谏道:“韩王信既投雁门关,若我相逼,必投匈奴。今又是冬季,如击则恐复有白登之厄。韩王信既已走,可留一将镇守。若其复来进犯,可使其将引军击之,只要勿出关先犯胡地即可。”高祖从之,即拜陈豨为代相国,代理代王之事;留樊哙引军镇守东垣,自引大军南归。

赵王张敖闻高祖班师,由赵境而过,欲迎之礼待。

众臣阻道:“皇上傲慢,大王若接入,乃自寻窘迫。臣等愿迎之于外县,代大王受其辱。”张敖亦有余悸,不愿复见高祖,遂从之,令贯高引赵午、田叔、孟舒等十余赵国要臣迎高祖于柏人

。贯高与众人相谓道:“皇帝不仁,数辱我王,我义不能忍,欲请杀之。奈何吾王乃仁义长者,不肯背德,故请此行,以杀皇帝,公等可助我。”众人皆从。

贯高又道:“如今虽已有计,唯恐不成,勿遗祸于吾王。故与诸公有约:事成则功归吾王,事败由我独身受之。”

众臣道:“休要如此说,事败我等共坐之。”贯高大喜,遂选刀手十数人藏于驿馆壁厨之内,欲借高祖入宿之时弑之。事毕,遂往路上恭迎对驾。

不多时,高祖引军到,贯高与众臣上前见礼。高祖问:“赵王如何不来迎驾?”

贯高道:“张王偶感风寒,不能来接,特派臣等恭请圣驾,以尽地主之谊。”

高祖见天色将晚,遂将人马扎下,自引数十随从随贯高入城住宿。方入城门,忽觉心动,乃问贯高道:“此县何名?”

贯高道:“柏人也。”

高祖心疑,遂道:“柏人者,迫于人也,不详!”

便不入城,谓贯高等人道:“今夜朕且留宿军中,请众卿代朕谢过赵王。”贯高等人不敢强留,只得作罢,各自回去。

高祖回至军中,谓陈平道:“此数人神色诡秘,必有相害之意。”

陈平道:“若无凭证,难以定论,日后须查之。”

高祖休息一日,引兵还至洛阳。计点军士,虽折却不多,然而亦有些伤亡,乃降诏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櫘,身归其县,县给衣衾葬具,由县中长吏亲视入葬,立祠纪念;凡从军至平城及边城守城者,终身勿劳,由国家供养至终;文官以刘氏冠为荣,非公乘以上职位,勿得冠之;商贾不得衣锦绣绮,不得持兵器,不得骑马。如此等等,不能尽述。

刘氏冠,乃是高祖为亭长,以薛地竹皮所制之冠,侧竹皮裹以纵前,高七寸,广三寸,如板壮。高祖微时,时时冠之。后来显贵,亦常冠,故称刘氏冠,为权贵之相,需公乘以上方可冠之,所以要累叙一番。

言归正传,此后年余无事,樊哙亦由代地收兵回来。至汉九年冬十月,未央宫落成,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楚王刘交朝于未央宫。

高祖于前殿设酒大宴群臣,文武皆贺,高祖得意,遂奉玉盏为太上皇祝寿道:“当初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刘仲之力。今某为汉皇帝,刘仲为合阳候,某之业与其之业谁多?”

太上皇无言以对。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是宴尽欢。

宴毕归后宫,吕后心记张良之策,遂奏高祖道:“素闻叔孙公通文学,博古今,制朝中礼仪。请以使师导太子,百益也。”高祖乘兴许之,遂徙为叔孙通为太子太傅。

方过数日,匈奴冒顿使人来催汉帝送女入胡,高祖遂与吕氏商议,以刘敬之策相告。

吕后闻之甚悲,泣道:“妾唯生一女,陛下先时许于张敖,如何改嫁?此女何罪?若天下知之,如何见人!况天下之大,奈何弃之于匈奴?”高祖亦生怜意,遂取家人之女为公主,妻于单于,使刘敬往结亲约。

刘敬道:“若陛下不能遣长公女,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陛下不肯与之尊贵,无益也。”

高祖道:“匈奴边远,岂知是诈,卿且行之。”刘敬无奈,只得送假公主就道。

至匈奴,献女,许岁奉絮、缯、酒、食为贡,约为兄弟以和亲。冒顿不知实情,大喜,厚赏刘敬,使刘敬观匈奴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