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东市法场斩晁错(3 / 3)

秦汉戮 小辰泽 4623 字 2017-11-06

,如怨如怒。

晁错家族的悲凉谢幕刺痛了人们的神经。

在晁错鲜血的背后,细心的人猛然发现刘启的内心并不像他的长相一样仁慈。

在这之前,刘启是仁圣的是鲁莽的,在这之后,刘启是残酷的更是深藏不露的,他一向标榜自己尊师重教,狠抓教育工作,给予自己的老师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而到头来却亲手处死了自己的老师,甚至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给他,更让人唏嘘的是,为了除掉眼中的“罪魁祸首”,学生精心设计了一场骗局,下套子让老师踩。

刘启的人生蜕变就是这么血腥地完成了。

用他自己冠冕堂皇的话来解释,为了国家,他可以牺牲任何人!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为了手中的权力,他可以牺牲任何人。

所以,无论削不削藩,晁错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悲剧。

而阴谋的发起人袁盎只是加速了这个悲剧时刻的上演。袁盎谏杀晁错之时的身份,只是一介草民,主意是他出的,听不听则完全在刘启。

如果学生真的爱老师,他就不会让阴谋变成现实。

因此,晁错冤案的结论已经变得很简单了,早在晁错打击朝廷异己,权倾朝野之时,早在晁错提出要刘启御驾亲征之时,刘启的内心就已经抛弃了他的良师重臣。

而反观始作俑者袁盎,他不是阴谋小人,不但不是小人,而且还忠肝义胆,宅心仁厚,袁盎的朋友圈子里都是天下闻名的忠厚之人,如申屠嘉,灌夫,剧孟,季心等等。

但是在权力游戏面前,没有好人坏人,只有输家赢家。

成王败寇。

袁盎在这场权力角逐中成了赢家,不但除了心腹之患,而且升了官。

与宗正刘通一起去见吴王,刘通是刘濞的亲侄子,被刘启派来与袁盎一起做说客。

袁盎为了杀晁错,向刘启放开胆子立口头军立状,但袁盎谁都明白,游说吴王其实是件生死难料,成败未知的事情。当然,即便游说失败,刘启那一关也容易过,蒙第一次就能蒙第二次,最关键的问题是一旦游说失败,能不能有命回来。

但袁盎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因为杀晁错前,他给刘启拍了胸脯,要用嘴去平叛。

一路颠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