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章五十八 苏家少年有话要讲(下)(1 / 2)

仙灵隐 良镛二十 2915 字 2017-09-05

苏幕遮讲得自然不是自己的故事,而是编造出来莫须有的故事,只不过这里面穿插了一些自己的经历,所以显得有些真实。

陆曳儿自然将信将疑,谢东东更是觉得苏幕遮是有心人安插到自己身边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渊陆两姓之间的水搅浑。可是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多心思了,便是一向有些冷傲甚至木讷的雨晴都听得目不转睛。

苏幕遮从小便跟着师父走南闯北,直到八岁才定居上京城。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上京城最出名的几项里,就有一个曲艺在里面,本来也就是一些人茶余饭后边唱边说的一种小玩应,直到大家都承认了这种形式,专研的人多了,才逐渐成为了一种上京城独有的艺术。承源酒楼当初走得就是高雅的路线,这说书和小曲自然都是少不了的。而这说书和小曲,合在一处,又衍生了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这就是曲艺。像评书,单弦,竹板快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等表演形式,如遍地开花般,在上京城的大街小巷里争香竞艳。

苏幕遮本来就是有些眼界的孩子,随师父肖白走南闯北时便对江湖传奇格外的感兴趣,等到了上京城之后,觅着个功夫就会走街串巷去谁家楼子里听上那么一段。如果刚好是自己所在的承源酒楼今天请了人来表演,那他肯定是拿着块抹布在大堂里磨磨蹭蹭,哪怕顶着老板的怒火也要听个完整。

所以苏幕遮对讲故事并不陌生,所以陆曳儿才会在几天车厢里的相处后,决定岳安城第一场就让苏幕遮上台,变成传奇剧的又一个创新。

苏幕遮起先还是正经八百的说书,可这说着说着,不知道哪几句就压到了韵脚,于是干脆唱了起来,并自己用筷子打上了拍子。随缘剧场里的老乐师们那都是行家,吃饭的家伙平日里都是随身背着从不离身的,这听了两句便听出了是平调的“莲花落”之后,手痒难忍地纷纷解开了背后的行囊,吹拉弹唱这就响了起来。

“若说那苏家小子,身世怎恩怨多波折,莫提那前尘旧怨,只想着来世少艰难...”苏幕遮唱及此处,徒然挺直了腰板,侧身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挥袖从脸上抹过,作拂去眼泪状。本来是戏里常用于小女儿拭泪的动作,竟然被他稍加修改,就做出一副洒脱少年郎的模样。这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时间,掌声、叫好声、加油鼓劲声此起彼伏。苏幕遮年纪不大,在他们眼里,即便是胜过那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高手拓跋尹,在随缘里,他依旧是一个开朗的少年,一个有潜力又讨喜的后生晚辈。即便昨夜之后,众人或许会对田汕老人生出更多的敬畏之心,可是人家的年纪地位在那里。苏幕遮年纪轻轻,又怎么能够得上敬畏二字?最多也就是尊敬疼爱,一九分开罢了。

楚兮边听边磕着碟子里的瓜子,看到众人叫好时的样子,不屑的撇了撇嘴,低声嘀咕道,“讨巧卖乖你倒是个行家。”

苏幕遮其实并没有大家看上去那么轻松,只不过是向着“这关过不去,以后可就不好混了”,所以硬撑着表演罢了。他昨夜身体心神无不遭受了很严重的创伤,短短的一个上午,他本不应该能下得了床。并且陆曳儿的本意只是为了振奋一下随缘剧场的士气,顺便把这群下了舞台就是八婆闲汉的人们支开,给苏幕遮更为清静的环境修养身心。可是他终究是少年心性,昨夜那场离奇且险死还生的经历,在他心中化作惊涛骇浪,久久激荡在怀,又哪里静的下心好好养生,于是在对罗小梨苦苦哀求之后,被用了些能振奋精神缓解疲劳的药,这才能跟着众人来到此处。

除了罗小梨那些神丹妙药外,经历昨夜种种,他于内视界里,又看见了那颗源自“帝心八荒诀”的萤火,并且隐约能感觉到,这颗萤火散发着的光和热,是确有其实的光热,虽然在自己仿佛无边夜幕的内视界里显得极其渺小,但是即便在视觉上再可以忽略不计,他终究都是存在的。那些光热发散在那片无边夜幕里,可实际上这些光热全都进入到了他的四肢百骸,在一点一点的修复他所受到的创伤。上一次在承源酒楼里,他将这颗萤火粉碎,化作一片光粉散落在自己身体各处,然后便出现了很奇妙又很恐怖的事情。本以为下次再见到这颗萤火,怎么也要再修炼个几年,没想到这么快便能见面,而且这颗萤火明显要大上了一圈,他在开心的同时不免又有几处疑惑。

难道并不是自己在“帝心八荒诀”上再无寸进,而是以自己目前的身体,只能容纳他的这一颗萤火?联想到上次罗小梨在他碎裂萤火之后,给他的诊断,他觉得这很可能就是事实的真相了。所以接下来是如何让自己体魄变得更强,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萤火,最后形成燎原之火才算大成?

苏幕遮自以为已经靠近了真相,其实他并不知道,这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罢了。

苏幕遮的莲花落唱完,把自己编造的身世也就说完了。按照他所讲,他的爷爷年轻时曾是煜国密探的一员,也是为数不多能安稳退下来的老人。只是不知怎么身份就被泄露,遭到仇家的杀害。而自己从小跟爷爷学艺,更是在小时候遇见了世外高人传授自己一些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