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怪事
且说申国皇帝申仰天的寝宫不在皇城“问天都”内,而是在“问天都”乾坤阁的正上方的云端上。另外一方面这个皇帝本身对武学是一片痴迷,有传言说他的习武境界已经步入睚眦境;为了在武学上能有更深的造诣,他基本上不参与对尘世琐事的探讨,为的就是放开自己的心境,以一颗平静顺意的心态去钻研武学。故每逢上朝日,七十二文武大臣便会手持全国各地问题的奏折与申仰天共聚云端的“帝尊宫”,本应该是他们君臣共同梳理这些琐事。但是在早些年间,申仰天就下过一道圣旨:“自己终生不参与对尘世的探讨,凡是涉及到国家的问题,全权由七十二大臣在帝尊宫当面商议,再由六部决定解决方案。”
而申仰天本人虽说不参与这些探讨,但是他却实行的是垂帘听政。原来在帝尊宫内,分为东西两半,西边是七十二大臣上朝时所站的空间;而整个东边悬挂着九大匹薄如蝉翼的淡金色丝绸幔帐,幔帐内部正中心的地上有一扇圆形玉台,玉台之上又垒有一扇九边黄金台。两层台上面皆雕刻有龙纹,图案,上古文字且吐息着丝丝真气。紧挨着圆台周围摆放有九盏摇摇欲灭的星灯,园台南北两侧各有一扇巨大的楠木书台,书台上放着各地的奏折。
站在“帝尊宫”的西边,透过那些幔帐向内看去,隐隐约约可见一人在里面走动。那人就是申仰天,今日申仰天身着一袭拖地白袍,发髻如春日抽芽的柳枝一样弹劲。目光深邃,额头宽阔,发色乌黑,薄唇周围蓄有胡须。整个人看起来沉默寡言又精明干练。但从穿着来看倒不像是位皇帝,反倒是一名散修仙人。
见众人来齐,申仰天手执烛火来到一星灯前,将那灯盖打开后用烛火点燃那盏摇摇欲灭的星灯。待这星灯一亮,瞬间光芒布满整个帝尊宫。七十二大臣见星灯亮起,便开始激烈的争论。兵部埋怨户部出钱不够,户部埋怨兵部开销庞大。礼部埋怨刑部赏罚不分,刑部埋怨礼部无所事事。众人各是据理力争,吵得不可开交。一说战争,兵部的理一大堆;一说民生,户部的理一大堆。争来争去就是说不出解决方案,舌战真如实战。
在幔帐的另一边,申仰天盘膝坐在九边黄金台上,双眼紧闭,一言不发。对于群臣的争论似听似不听,终于在争论到达白热化阶段。申仰天无奈起身点燃第二盏星灯,点燃后又反身坐了回去。
随着第二盏星灯亮起,众人便结束了方才的争论。开始说起边疆之事,甚至是外族之事。
“陛下,十日前精灵族派来使臣,送来密函说是他族的太阳不知何种原因竟出现了一条裂纹,故来我族求修补方法。”这时,一灰发老者面相幔帐拱手说道。
这灰发老者名叫陆建璋,乃是工部尚书,那些有关国家命脉的兵器和武器的运作机理全部由工部掌管。而这精灵族是人族的盟友,故申仰天时常下达圣旨将本国的先进武器授予精灵一族。
闻言,申仰天睁开了双眼,双目中透漏出难以置信的目光。随后一阵清风回荡在整个帝尊宫内,使得那些帷幔袅袅飘摇。
看着这些飘飘摇摇的帷幔,陆建璋再次拱手道:“臣领旨。”
随其话音刚落,又一盏星灯亮起。与此同时何靖开口道:“礼部尚书何靖启禀陛下,上月初蔡阁老送去一封圣旨,让礼部去西峰水月湖。此后我礼部向户部申请灵石万斤送至水月湖,方得水月湖一预卦,那预卦上说今年夏至左右,将要卦阴阳。故在此,我恳请陛下恩准重金买下此卦。”
“卦阴阳,太好了。”何靖说完,群臣大吃一惊,然后纷纷面露欣喜之色感叹道。
便是这时,申仰天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起身点燃下一盏星灯。
见得星灯亮起,一身材魁梧的壮汉说道:“驻守东南边疆韩时关启禀陛下,此次南方一战怪事颇多。首先是兵部侍郎陈言通不知所踪,据说他弃城而逃,不知他这样做是否与兵部内部有关。”说到这韩时关瞥了一眼姜咏。姜咏被这一瞥,顿时心生无限怒火。
随后韩时关又说道:“恶鬼一族成功攻下南部十三关,却又班师回朝,并没有占领我南部。”
“打下南部却又不占领南部,这怎么回事啊,是想引诱我们吗?”这时群臣纷纷开始猜疑道。
听着群臣的议论,申仰天若有所思的眯了一下眼睛,随后点燃下一盏星灯。
这时刑部尚书王恩玉拱手正要开口,却瞥见姜咏等人警告的目光。怔了一下后开口道:“我申朝东北部官员结党现象严重,滥用职权。致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且不知什么原因,现在东北正流行一种怪病,难以医治,许多东北人民皆因此丧命。请陛下派太医前往医治。另外严惩这些结党成员。”
各位官员皆是将大事在申仰天的面前说完,直至九盏星灯全部点亮众人全都不再说话。这时申仰天正欲离宫之时,一手执拂尘的银发老者从云端外跑了进来:“启禀陛下,东湖上出事了,有九百艘小船只飘荡在湖面上将河道堵死,且每艘小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