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微山夜话(三)(1 / 2)

院子里坐了邻居老吴家一家四口,老吴家一子一女都在念初中,很不幸,过去几年二人的班主任有一届就是陈母,可想而知他们心里的怨气有多大,所以有一些俗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最好不要上熟人的课程,因为除了会很尴尬以为还会遇到更多的麻烦事,例如熟人告密,熟人拿着监护人给的尚方宝剑可以随意的处罚。老吴的儿子大,今年上初三,一脸骄傲中带着嫌弃的样子,口中念念有词的科普吃烧烤的危害,什么致癌物质,什么炭火有点不卫生,容易在表皮生成什么碳化物,一边不停的吃烧烤。邻居家的女儿今年上初二,倒是没有多话,只是好动。都说女孩比男孩早熟,这个女孩子显然就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陈渝从屋子里出来时端着一盘小点心,右手提着一箱饮料,烧烤用的酱料和蘸酱吃多了都会油腻和腻歪,用易消化的点心和去火的饮料都可以解腻。

“这是什么新型的饮料吗?口感挺好的,怎么跟我们小时候在山上摘得紫果差不多。”老吴是个厚道人,两家人做了十年邻居,都十分相熟。

“这叫奇异果,就是用紫果制作的饮料,是刚刚上市不久的饮料,生产地就在阳城,是本地一家公司生产的。”他解释给邻居听。

两个人讨论了一下饮料的原料和这家公司,像老吴一样老爹那一代的人,都已经快步入中老年,人老了就喜欢怀旧,突然找到小时候特别喜欢的水果的味道,难免有些兴奋的回忆起往事,陈父和老吴说到那个年代每个人都要下田里去耕作,每天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卷起裤管走下田道,如果运气好还能抓到田鸡、鳝鱼、鹭鸶、蝌蚪等小动物,有一些是可以吃的,有一些就是熊孩子拿来玩的,那时候村子里的老家每家每户都筑有一个巨大的炉灶,也称为地灶,下面烧火,上面放着一口两个人合抱的大锅,一口铁铲,每天就靠着这个炉灶来烧饭做菜,烟囱就通向屋顶,每当中午傍晚时分,整个村子的烟囱就会冒出做饭烧柴火的烟。那个年代哪有什么好东西吃,摘点番薯叶,回家干炒几下,就是一盘菜,老吴他们小时候吃不饱,就一群小伙伴成群结队的去遛弯,去爬山,去湖边转悠,山上的野果、湖里的鱼、山涧的野鸡全都是他们饥饿时果腹的美味。

九点,送走了邻居,老陈在院子门口感伤逝去那些时光的时候,就看到一个中年人,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一路溜着弯,扭着开到自己面前,打死老陈也不相信,眼前这个打扮像个农民其实就是一个农民的人就是那家新兴的奇异乐园的公司的总经理,他问你找谁,农民回答我找陈小先生,受委托要把一份授权文件和一份合同带过来。

两个人抵达后院,后院正摆好一个私家茶座,几张藤椅,一张茶座,滚烫的泉水还有沁人心脾的茶水刚刚添好,就在秋日的矮树旁,惬意的享受和亲人饮茶,这就是生活。陈母已经和林箐箐坐在一边,陈渝坐在茶几旁,动手点茶,茶几上放着干果和小点心,而剩下两张椅子显然就是等着他们二人。

“都坐,请。”身为院子的小主人和添茶人,他要主动邀请在座的人喝茶,这是传统约定成俗下来的习惯,陈渝也早就习惯。都说南喝绿,北喝花,其实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南方人喜欢品茶,一壶茶能斟酌一个下午,无论是请客吃饭还是招待亲朋好友,都是一壶好茶,送人礼物要送茶,请师傅开工要请茶,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要请茶,出门做客也送茶,茶文化渗透在南方人的生活习惯中,当然我说的这些比较夸张的茶文化其实是存在的,在嗜茶如命的地方,这些行为都是司空惯见。北喝花,又被称为牛饮法,用茶制的花草类饮品直接用水壶大碗盖等开水冲饮,省时间,不麻烦,不用一群人围着茶座讨论事情。

陈渝和父母都爱喝茶,陈父陈母独爱简单便宜的青茶、绿茶,陈渝则喜欢红茶,红茶甘中带清,虽涩不苦,满口生津。

陈渝泡的这壶,用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绿茶,他并不会什么茶道,只是经验多了,自然能泡出一手好茶,茶汤中带着淡淡的绿意,清澈可见,只有细微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众人喝完手中的茶水,林箐箐是个女汉子,一口气喝光,陈父母是两个老茶鬼,一杯茶,分三次喝,老万则是个百年茶魔,家里种过的茶都有三种,怎么可能不会喝茶。

“想不到小猴子居然会泡茶,我还真是小看你了。”

“回甘,有点涩,总体还好,恰到好处。”老爹的评价。

“……”老万笑而不语。

“请。”陈渝再次请茶,他曾经看过一些很有意思的电影和文章,上面说到,喝茶是一种神奇的文化,南方人能在茶桌上三言两语就把一单生意定下来,黑帮电影中一群人在讨论未来帮主的人选都快打起来了,一位有威望的老人站出来,请在场所有人喝了三杯茶,三杯过后,所有人都冷静了下来,好好的讨论下去。喝茶能够让人平心静气,把暴躁和火气都压下来。

三杯过后,众人心情似乎好了很多。陈妈第一个开口:“箐箐你把那份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