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严总无奈地说:“一个个来,你一下问这么多问题我有点乱。”

我赶紧笑着道个歉,严总摆摆手,低头沉思一会,说:“陈解放当初在工地见过几次,印象不太好。这么说吧,你有钱,他就是你儿子,你没钱,他就想当你老子。至于资金统筹,这个项目启动资金不低于5个亿,按照九江行情月息2分,在账面拖个30天,就有1000万进账。”

1000万!我的天,我要是能有1000万,绝对什么都不做,吃吃喝喝这辈子了!回过神,才看见严总笑着望着我,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我急忙回归话题:“能拖30天吗?”

严总点点头,说:“这个很好办。拆迁公司的经费大概2000万,预付个500万,剩下1500万可以拆迁结束再付。结束之后,走程序,领导签字,就一个月。主管领导签字了,上级领导可以出差,可以因为报告有问题打回重写,那么上级领导通过之后,可以财务审批,银行系统出错等等,一般拖6个月。拆迁补偿是不能拖的,这部分大概是6000万左右。安置房建设大概需要3亿左右,一般开工先付10%,就是3000万,只要端午、中秋、春节这三节,拨付部分工人工资,大概共计20%,剩下的70%要等一年后封顶。封顶先付个20%,再慢慢验收,审计,签字等等,把流程走完,一般分三年付清。其实钱都在你账上,你算算有多少利润。”

我完全目瞪口呆!在我的印象里,所有生意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样子!

严总接着说:“资金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个东西叫做财务成本和利息收入。昨天的5块钱跟今天的5块钱差不多,但是昨天的5个亿和今天的5个亿差别就大了。”

我点点头,心想,这大概就是我进入实践的第一堂课吧。世事难料,之后我在这上面死了一次,又活了一次,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严总叹口气,拍了拍我肩膀:“你在我见过的年轻人里,算不错的。刚才那么复杂的场面,你没有胆怯,已经很难得了。但是做事不能只靠一股热情,不能只靠一厢情愿,只有目标没有手段,那就是飞蛾扑火。我们也算有缘,我送你一句话,在你没有能力掌握全局之前,最好把自己藏好,积蓄力量,等待机会。揣着明白,装着糊涂,才有机会走到终点。等你到了终点,之前的收获才能真的变现。”

我点了点头,脑海里仿佛乌云盖顶,几束阳光破云直出,却又始终风起云涌,不见天日。

严总看了看表,说:“我有事就先走了,有什么事不懂尽管问我,在这些事上我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见识的。”

我笑着送严总出门,微微鞠躬:“那就拜托严总了。”

严总点了点头,进了电梯。我想起李姐还在等我,转身走进了1203。

出乎我意料的是,1203是一间很小的办公室,一张桌子,两张沙发,多一张椅子都放不下。李姐坐在办公桌那一天看着书,突然发现我进来了,把书合上。我看见了书名,<挪威的森林>。

李姐发现我盯着书看,有点不好意思,她一边招呼着我坐,一边把书塞进了抽屉:“随便坐,办公室比较小。”

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戏谑她说:“很文艺的书啊。”

李姐笑了笑,坐在了我身边:“其实我以前很爱看书的,前几年太忙,没时间。最近得空,才买的。”

我说:“李姐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啊?”

李姐先是笑了笑,沉思了片刻,突然没来由地严肃起来:“说正事吧。”

我有点不适应,干干地应了一声。李姐没有抬头看我,低着头,有条不紊地说:“我们民生集团在J市,算是知名的大企业了。从1983年开始,就在承建和开发各种工程,团队成熟稳定,资金实力雄厚,整个城西港的建设投入我们预估不低于3个亿,在J市能一口气拿出3个亿的公司没几家了,我们合作吧。”

我谨慎了起来:“李姐想怎么合作啊?”

李姐抬起头,盯着我,眼神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锐利:“我们民生承接全部建设工作,而且愿意出5000万保证金,项目结束再退还。”

我略带深意地盯着李姐:“听起来很简单嘛。”

李姐接着说“我知道很多人盯着这块蛋糕,但是只要你在这里同意,剩下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也不会让你难做人。”

我觉得有点不安,就问:“我只是个无名小辈,既然民生什么都能搞定,为什么需要我同意?”

李姐笑了,站起来,走向办公桌,又翻身靠坐在我对面,两腿间隐隐约约,黑白交接,忽明忽暗。

我看着入神,李姐却毫不在意。她一只手撑在桌子边缘,另一手轻抚着大腿,仿佛有什么粘在上面。

过了不知多久,李姐才缓缓地说:“其实我也很奇怪,为什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