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魏和尚(1 / 2)

轮回闯末世 文页狂士 2452 字 2017-12-18

出拳的是宁凡,南拳北腿,咏春以拳术见长,他学的咏春王氏拳也不能脱出这个藩篱;是以第一招出拳,为抢先手。

出腿的自然是魏大勇,他身量高,又擅长腿法,这是优势。既然是优势,就没有放弃不用的道理。出腿是为避免宁凡近身,同样也是为了争抢先手。

但见出腿的劲势如风,出拳的结实有力,两相接近,眼看就要相互碰撞。

胳膊毕竟拗不过大腿,宁凡却是处于劣势。

此番情景,练过咏春的一般有两种应对方法,一者是闪避,最常规的办法,但却失了先手;一者是遵循咏春拳的理论,防守的同时,进行攻击,具体施为便是,拳头继续打出,用另一只手拍开或夹住对方踢过来的腿。

宁凡却用了第三种方法,拳头不闪不避,继续打出,左脚踏前半步,身体却是一侧,正好避开魏大勇踢过来的腿。

看过原著的宁凡知道,魏和尚的力气奇大,这一腿踢过来势大力沉,无论是用手拍开还是夹住,都不会好受,还打乱了自己的攻击节奏。

魏大勇好像早已料到了宁凡的应对之策,双臂一架,挡住宁凡拳头的同时,又收回了提出的那条腿,紧接着又踢出另一条腿,直取宁凡的后背。无论踢不踢的中,或是围魏救赵,或是一击建功,都有用意。

宁凡此时正侧着身体,看似避无可避。

岂不知,宁凡等的就是魏大勇的这招。

收回打出的左拳,右脚踏前一步,左拳收回的同时以左肩格挡开魏大勇踢向后背的腿,正好转过身来,又出右拳,打向魏大勇。

宁凡近身了!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接下来就能以拳法取胜。

魏大勇却已经看出宁凡的用意,接住宁凡的拳头,顺势后退两步,拉开距离,脸色已经凝重起来。

宁凡也不追,魏大勇那一腿也不是好受的,正趁机恢复。

双方又进入了对峙阶段。

虽然只是几招,但却精彩纷呈,双方你来我往,好不激烈。

看的围观的众人都屏住呼吸,眼睛也不眨,一直盯着场内,直到现在两人暂时停手,又开始对峙,才不约而同的大出了一口气。

双方看似势均力敌,魏大勇后退了两步,失了气势;宁凡却又硬生生受了魏大勇一腿,左肩都快痛到麻木了。

围观众人的呼气声传来的时候,双方又动了。

魏大勇略微抢先,他要前进,压住宁凡的气势。

他已经看出宁凡的路数,不再用侧踢,蹬脚直踹向宁凡胸口,想破了宁凡的中线。

宁凡的情势有些不妙,中线理论一直是咏春的核心理论之一,中线被人瞄准,胜利的天平就开始偏向魏大勇了。

换作其他武者,此时基本有四种应对之策。

一者矮身前扑,极快的扑向魏大勇的承重腿;这种方法要承担魏大勇踹出那条腿下压踩向背部,速度要极快!适合的是擅长趟地功夫的武者。

一者侧跳,避开攻击,却是要提防魏大勇改直踹为侧踢。

还有便是直接格挡,最稳妥,但是极易受伤。

最后就是影视中常见的铁板桥了,此法最不可取!与人争斗,除非实力差距过大,或者练得柔韧功夫,不然此法会令武者中门大开,而且不易变招,置自己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影视剧不过是为了好看,炫丽,都是有套路的。

真实的打斗,往往并不好看,还很猥琐!

假如此时宁凡和魏大勇是生死仇敌,而不是切磋,那么,猴子偷桃,插眼睛,断子绝孙脚就会层出不穷。

因而,四种应对方法,宁凡都不会用,不说这是真实的打斗,他也不擅长趟地功夫,柔韧功夫什么的。

习武以来,教导宁凡的,无论是王福海老爷子,还是江左盟的人,都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功夫;这四种应对之策极不可取。

战场上都是战友们背靠背的应敌,前两种应对之策就会把战友的后背暴露给敌人,一个真正的战士是不屑于这样做的。

最后一种却是影响了战友的发挥,而且战场上怎么能够用出铁板桥这种找死的招式,菜鸟新兵都知道不可取。

第三种同样会在硬接下来的时候后退,影响到战友。

而且,魏大勇腿上的劲道极大,硬接不是好办法。

因而,这四种应对方式宁凡都不会用,更是不屑去用!

说时迟,那时快,电光火石之间,宁凡已经想好了应对办法。

只见他双手张开,抱住魏大勇踢过来的那条腿,使出柔劲,吞胸驼背,双手相对一搓,就卸去了魏大勇踹过来的力道,同时影响了他的身形。

按理说,此时是趁胜追击的好时候,但是却来不及了,等宁凡再要攻击的时候,魏大勇已经后跳一步,脱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