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备战(2 / 2)

新中华1873 东非浪子 2402 字 2016-05-27

提是沪尾港必须守住,使日军除了突破基隆,没有其他选择。

按照计划,夏云桐下令在基隆方向建立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基隆港口;

第二道防线是以寿山奠济宫为制高点的基隆城区,;

第三道防线自然就是小“长城”;

月眉山正面不过五公里,山上修筑了大量地堡、障碍、壕沟,沿着山脊建起护墙,并在山后设立驻军用的营房,使“长城”更加牢固。

在山顶上建造了大量炮位,包括一些重炮位,从德国购买的八门210mm重炮,有四门被放在了这里。

同时山顶还建造了巨大的交通壕,不但让部队可以灵活调动,甚至能让野战炮和机枪进行机动。

在月眉山的后面还划出大片空地,修建居住设施,计划以此安置未来从基隆撤出的百姓。

至于基隆岭则是崖面陡峭,易守难攻,地方县志有记载“山曰基隆岭,虽不甚高,然呈建瓯之势,为守淡水之扼要也……”,只需少量兵力就足以让飞鸟难渡。

另一方面在沪尾港和基隆港大力修筑工事,尚未完工的大屯山主炮台周围,加建了许多小型炮台,来加强整体火力配备。

这时图穷匕首见,早在签订军火合同之前,夏云桐就计划要在大屯山上修建重型炮台,一切防御措施都是保卫这个大屯山炮台。

只要这个炮台不丢,凭借那还未抵达的超级重炮,就可以四面轰击,震慑日军。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夏云桐忙得脚不点地,他感觉自己在全速飞奔着,向着某个神圣的目标在加速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