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2. 默契国(1 / 1)

小时代的离去,对一凡的打击非常大,虽然他觉得再回到走运之国以前当差的地方不无希望,但还是放弃了,他决心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觉得身边的现象非常奇怪,他刚刚听到前面的人们说:马拉的尿黄,这又听到过往的人们说:马拉的尿黄,继续走着,凡是在他身边过去的人都传说着同样的话:马拉的尿黄。有些瘆得慌,怎么人们神神道道的,莫非这里的人们信仰什么邪教,正要举行什么宗教仪式,但看上去人们也很随意,似乎并不存在人们信仰邪教的事。

就这么过了两天,这里的人们口风又转了,不过还如往常一样的默契,这次人们口口相传的一句话是:一凡追我,不管老幼,凡是这里的女人都这么说着,一凡见到一位小姑娘,10岁左右的样子,面对他显得非常成熟,就如18岁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在有恋情的时节,小姑娘突然说道:一凡追我,让他猝不及防,他问小姑娘:沿着这条路往前走能否看到传说中血红的河流?一个相当混乱的问题,小姑娘当然否定了,他接着问:你知道有个叫一凡的人吗?小姑娘摇摇头跑开了。这样的情节重复的发生了很多天,一凡被这件事弄得灰头土脸、头懵懵的。

不过,很快这里恢复了平静,不过平静的似乎非常可怕,他在街上走着,过往的人们一句话都不说,即使曾经热恋的情人现在大街上走着也冷如冰霜、一言不发,此情此景就如同一盆凉水当面浇来,如同曾经热闹的凤凰集变得萧索冷清一般,似乎有一位女扮男装的侠士走过也不再说话,见到一凡看得出奇,露出泛黄的牙齿冲着一凡微微一笑又迅速收敛。一凡觉得这倒也清净,你们不知道我在邪乎村的多少春秋都是这么静悄悄的吗?

可是,这样的时间并不长,人们又开始传播一些简短有力的话或者说所谓口号、又或者所谓清词,这日走在路上,一群傻老太走着走着便聚成一圈,说着:北屯门黄家小嫂子疯的不行。两个年轻人走着走着便面对面低语道:北屯门黄家小嫂子疯的不行。这样如此默契的言行,大概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里才有,或者只有那群信仰了某种邪教或者宗教的人们才会如此吧。

一凡相当不解其中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日一凡顺着楼梯上了二层酒楼,正要坐下,一个小老头似乎无所事事,便与一凡闲聊:年轻人,看你眉头紧锁,自然有放不开心的事,不妨说来听听,在我国,没有我不知道的。一凡便讲这段事情的见闻说来,深觉得奇怪,那老头更加眉飞色舞起来:原来这事,想必有些人得罪我们国王了,才会招致人们讥议,想当年我国全民奉国王为神明,凡是让国王不快的都会引发这样的事情。“这岂不是荒唐”,一凡正在发着议论,四周的人们全望向他,这让他感觉自己失态了,赶忙安静下来,那店小二噔噔的跑上楼来,问一凡:客官请不要在这里乱发议论,便指向墙壁上悬挂着店里规矩的匾额,上面写道:莫谈国事、概不赊账。那老头便与他相对摇摇头。

一凡在此地呆得烦闷,实在想不到在这里会有怎样的出息,便决定继续赶路,寻找梦中的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