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他还有足够的时间睡觉。”柳建明说。
既然有人带着直奔主题,郑晓龙何乐而不为?柳建明带着郑晓龙从厨房出来,左拐二三十米,在靠近一处面积较大的水塘边上的一排砖木结构的平房前驻足。柳建明指着最边上的那间平房说“杨伟就住这里。都是男同志,你可以进去看看,顺便叫醒杨伟。”
郑晓龙依言推开虚掩的房门。未及观察室内景象,一股不怎么好闻的气味让他皱起眉头。细看室内,只见面积不很大的空间里,摆放有四套木质的架子床。地面和架子床上或多或少堆放着一些各种垃圾。两扇不大的窗户紧闭。房间的布局应该是有阁楼,屋角有一架竹梯,疑似通向上面的阁楼。环顾四周,架子床上没有人睡觉。靠,好多的蚊子直往郑晓龙身上扑。
柳建明说道“他们嫌楼下潮湿,蚊子多,都住上面阁楼的。我帮你喊人。”“杨伟、杨伟”吆喝几声之后,阁楼上传来郑晓龙熟悉的声音“谁在喊叫?吃饭时间还没有到呀。”
“杨伟,我是郑晓龙,今天特地抽空来找你玩。睡醒了没有?”郑晓龙用较高的嗓门说。“晓龙过来啦!你请稍等,我马上就下来。”
等不到五分钟,杨伟穿着短裤拖鞋,从竹梯上下来。个把月时间未曾见过面,郑晓龙觉得杨伟比原来更瘦。见人以找到,柳建明丢下句“小杨,待会带老乡到食堂吃饭就是,不用另外掏钱”,然后离去。
房间里有几分闷热,加上难闻的气味和蚊虫叮咬,郑晓龙宁可站在阳光下暴晒。好在杨伟洞悉郑晓龙的感觉,说“咱们到食堂去弄点饮料喝。”
两人来到食堂。张翠英咋咋呼呼地说“靓仔找到老乡啦!等一会一块吃饭吧。树下有凳子,你们先坐一会。”
郑晓龙客气地谢过。两棵不很高大的香樟树下,摆放着砖头水泥垒砌的“桌椅板凳”。杨伟与张翠英交涉一阵,拿来两瓶可乐。出汗不少,嗓子近乎冒烟,郑晓龙毫不客气地拿起一瓶可乐喝起来,冰爽的感觉瞬间流遍全身,好舒服。
虽然已经离开,可是杨伟对上一家砖厂还是很关心的,不厌其烦的打听砖厂的现状和人员情况,郑晓龙很有耐心地一一予以解答,同时也流露出另谋出路的想法。杨伟力劝郑晓龙立即过来做搭档,一块挣钱。并且杨伟说的该砖厂的工价、工时、薪资发放情况,与以前说的、以及柳建明承诺的完全一致。尽管在内心深处觉得长期厮混在砖厂非长久之计,可郑晓龙还是决定回去找李高铧商量,尽量借支一点钱再走人。
陆续有人来到食堂,杨伟与他们或打招呼或开一两句玩笑。郑晓龙觉得蹭饭底气不足,想起身告辞之际,杨伟却前后跑几趟,端来两盘菜,一盆汤,两大碗米饭,一瓶本地产的药酒。郑晓龙看看菜,立时来了食欲:一碰青豆炒肉片,一盘烧鱼块,一盘炒青菜,而汤则是鱼头汤。
“杨伟,这几样菜要花不少钱吧?”郑晓龙不无担忧地问道。“晓龙,你请尽管放心吃喝!菜、汤、米饭都是免费的。你看其他同事们的饭菜,与我们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有客人来访,根据砖厂规定,在饭菜上有优待,分量多一些。”杨伟说。
听罢杨伟的解释,郑晓龙不再客气,放开手脚吃喝起来。期间,柳建明过来凑热闹,把一瓶药酒丝毫不剩地“报销掉”。当然,柳建明初衷不改,一再动员郑晓龙尽快过来干活。等到其余人吃过饭皆离去、张翠英收拾碗筷时,三人尚谈兴正浓,大有恋恋不舍之势。
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郑晓龙客气地告辞。杨伟摆出难舍难分的架势,将郑晓龙送到公路上,方才一步三回头返回。时间已至中午十二点过,火辣辣的太阳当头。久雨初晴之后的日头,格外毒辣。迟疑再三,郑晓龙方才下定决心等过路班车。
乘坐班车顺利回到集镇上,郑晓龙匆忙赶到镇邮局,给家里写出一份信,用加急快件的方式寄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老家父母三天可以收到信,他们应该会按照信件上的要求办理的。
忙乎多半天,该办的事情已经办妥,郑晓龙慢悠悠地回到五羊砖厂时,也不过下午四点。他特意转悠到堆嗮场各处查看,断定至少两三天内没有活干。砖厂各处连个人影也不见,郑晓龙觉得好生奇怪。他进入宿舍棚里,呵呵,有六位工友躺床板上。
见到郑晓龙回来,有工友打着哈哈说道“小郑,今天大清早就失踪,到现在才露面,这大半天时间去哪里鬼混了?老实招来。”
郑晓龙仰面朝天躺在自己的床位上,懒懒地说道:“连续多天的雨,人都要发霉、发傻了!好不容易盼来个大晴天,所以就到海边去转悠了一趟,咱北方人,出门就是山,没有机会看大海,今天真是大饱眼福。唉,因为兜里没有钱,午饭也没得吃,只好在老农地里借了一个红薯充饥。你们午饭吃的啥?”
“红烧茄子,米汤。你回来的正是时候,晚饭有肉吃。”“有肉吃?好。不过,我估计还是端午节分到的猪肉炼成的油渣吧?”“差不多。油渣多放点也是香喷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