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除了几个文官,其他的武将那个不是原郑芝龙的手下。忠振伯洪旭当即喝到:“大将军,此国难之时,正需要你出力之时,你何必推辞!”
忠臣伯张进、忠靖伯陈辉几个人顿时呼应道:“正是,正是,你不做,谁敢做。大将军无须推辞!”
金门是郑成功的地盘,大军的粮草也需要他来支援,再加上他有着所谓的“遗诏”大义,其他知道这个盟主的位置只能是他来坐了,于是也跟着劝他。
郑成功假装推辞不过地说道:“承蒙各位错爱,严明只能勉为其难的担此重任。本番乃明朝之臣子,缟素应然;实中兴之将佐,披肝无地。翼诸英杰共伸大义。”
参会的文武官员齐拱手喊道,“将军大义,弃家而顾天下,愿舍身以求匡扶大明。我等不才,愿追随将军,供其驱使。”
就这样,郑成功打着隆武皇帝的旗号,扯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用“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在金门誓师反清。这次大会让郑成功的名声开始在闽粤、江浙地区传播。同时也引来了两个英雄。
一个是海登东园人,姓甘,名辉,字子谦,父母早丧,家贫如洗。自小习枪棒,为人重义任侠,好打抱不平,因此遭族长迫害,流浪于漳州、石码、海澄等地,不敢久居乡里。听闻郑成功起兵反清,故来投靠。
另一个平和强乡人,姓黄,名梧,字文成。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本为平和县差役,但他“饶智勇,喜任侠”,听闻郑成功的名声,也起来投靠。看到他们来投靠,郑成功大喜,委任了甘辉和黄悟为卫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