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下山了(1 / 2)

青衡 稚此一生 2358 字 2017-08-16

夜深。

今夜是十五,月圆如镜,流泻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像是镶了一圈梦幻的金边,让人不禁想起了已故的亲人。

玄灵峰上,一白衣少年轻轻吹响竹箫,似溪水般缓缓流淌,在这箫声中,大多数弟子们沉沉睡去,唯灵胤真人寝室的烛火亮着,掌门站在门前,静静地凝望着那白色的背影,想起了几月前同夜无笙的谈话:

“无笙,这小子真的是上官府的人么?”灵胤真人神色凝重地看着竹简上的名字。

“应该不假,上官敛彧在安州是有名的‘江南第一才子’。”夜无笙同样沉着一张脸。

“那,他同那个东西会有关系么?”半晌,掌门问道。

“这……弟子说不准,但从他今日一系列的表现,弟子以为他不会是那个人。”夜无笙思忖片刻,道。

“难说啊,知人知面不知心。无笙,你以后务必多多留意此人,为师收他为徒也正因此缘由。”

“是。”

但愿他同那个东西无关。

灵胤真人觉着上官敛彧是个修仙的奇才,他不愿放过这样的一个优秀之人,只要他同那个东西无关。

这吹箫之人自然是上官敛彧,忧伤的箫声中诉说着浓浓的思念之情。

爹、娘,放心吧,孩儿在这儿很好,孩儿认识了很多人,师父、大师兄、言兄,还有浅烟姑娘……待孩儿出师下山,定会亲自诛杀凶手,在那之后,孩儿就来陪你们了……

虽身在楠桓山,但上官敛彧没有一天放松过,他一有空便回忆现场留下的痕迹,反复推敲,只为早日查出真凶。

现如今,报仇,是他活着的唯一目的了。

月光下,一位蓝衣少女静静地站在屋前,借着细碎的星光,遥望着远处的那抹白影。

父王,母后,烟儿好像你们,你们可还安好?

思念之情涌上心头,湿了眼眶,她轻轻仰头;远处白衣少年强忍着泪,继续吹着箫。

虽和亲人已是天人永隔,但他们相信,死去的亲人们一定会在天上看着他们,远远地祝福着……

落冥谷下,一位素衣绝美女子坐在石凳上,凝望着吹箫少年,心中涌出一股柔情。

不错,她便是言陌离的梦中情人、楠桓山第一美人——宋如珍。众人皆知,她打小失眠,一定要随着悠扬的乐曲声方能安然入睡。

这时,又一曲箫声和着上官敛彧的箫声,两曲各有千秋,一个无比忧伤,一个充满思念,却毫无违和感,不得不讲,二人的吹箫技艺的确是炉火纯青。

听到箫声的那一刹那,上官敛彧不由自主地看向易浅烟的寝室,月光透过稀疏的林荫,衬出了那抹蓝影,孤单而倔强,让人心生怜惜。

二人相视,仿佛看透对方心中所想,一阵微风吹过,夹杂着清脆的铃响。

宋如珍望着上官敛彧,陶醉在箫声中,轻轻阖眸……

箫声经久不息……

七日后,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对于初冬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日子,同时也是暴风雪来临前的宁静。

政和殿内。

偌大的殿内仅有灵胤真人、上官敛彧、叶霓裳同言陌离。

掌门望着殿下三人,缓缓开口道:“你们三人来楠桓山已有数月了,按门规,应下山历练三个月,用你们近日所学,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好好体验一番人情世故,待领悟之真谛,明白了自己为何要修仙后,那离修得仙骨也就近在咫尺了。一会儿,本座会让无笙为你们备好一日的口粮同三把佩剑,到了山下,尔等须自食其力方能安然度过这三月。”

对于山下无拘无束的生活,三人向往许久,早便正盼着掌门说出这番话的一刻呢。

“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弟子谨遵掌门教诲。”

三人齐道。

待其退下后,灵胤真人颇感乏累,便来到西南的花海赏花,以达放松之效。

一位紫衣少女静静地坐在花海中,乍一看,易将少女看成花海的一部分。

一阵风拂过面庞,紫衣少女竖起耳朵,警觉地站起身,向四周望去,樱唇轻启:“谁?”

“世侄女不必惊慌,是老夫。”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想起。

“浅烟见过世伯。”易浅烟松了口气,礼言。

“不必多礼。不知世侄女近来住得可惯?若有需要,提便是了,无须客气。”灵胤真人一副和蔼的模样,客气道。

“浅烟不敢,世伯能大发慈悲收留浅烟,浅烟已是万分知足。对了,世伯,不知近日魔族可有异动?”易浅烟面上笑着,心中却嘲其虚伪,怕只是面上大方罢?

灵胤真人点点头,思索了一会儿便言:“说起魔教,最近并无异动,世侄女且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