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独孤残敌(5 / 6)

负剑追道 闷棍王 9482 字 2016-05-27

瑟发斗,想要飞逸而逃吧,既心里不甘,又丢不起这个脸,而且想要为自己的师门中人报仇,为武林除害,用独孤残敌的尸骨来祭自己的亲人,于是只好僵在那儿,在独孤残敌的周围跳来腾去,为自己的朋友掠阵,只有一小股人敢上去和独孤残敌正面相斗。

时间在激斗中一点一滴而又不可挽回地过去,转眼间,太阳在天空正中又出现了,炙热的阳光直直地倾洒下来,蒸腾着满地的鲜血,不用想也知道这一场以几近二千对一的歼围之战,居然从早晨持续到中午。这一远方不知名处传来几声鸟叫和知了声,声音幽凄,好像少妇夜哭,犹如老者叹息,仿若艺妓独唱,不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是在叫人们不用再自相残杀了,还是在为生命的离去而叹息,或者只是闲得无聊,随便叫几声而已?

忽然间独孤残敌从最后一个敌人身上拔出佩剑,随手一丢,这个时候武林正道中正人已经死的死、散的散、怕的怕、残的残、伤的伤、逃的逃,再也没有人敢冲上去硬碰。

武之一道的极限,似乎在独孤残敌身上得到了展现。

独孤残敌独立武当山之巅,浑身鲜血,身上却无一处伤痕,脸色平静,大风吹来,衣襟飘飘,头发呼呼地飞动,中午的太阳照在他的身上,拉出短小的一段阴影,他那不可一世的背影此刻看过去竟是孤独落寞到令人心碎,看向远山的眼睛,那一股萧索之意横溢而出。

不知过了多久,独孤残敌回过神来,轻蔑地冷啍一声,然后缓缓地说道:“一群废物,净是知道欺世盗名,连武功都学不好,就以正道自居,还想着去行侠仗义呢!可笑阿!可怜阿!可叹阿!世人皆被名利误,枉费我一身神功,居然连个像样些的对手都找不着!唉!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还可笑无奈的呢?”

说完之后,独孤残敌一甩衣袖,脚上用力,绝尘而去。

独孤残敌这一番话向四面八方飘去,凝而不散,久久不绝,声传数里,声音虽然不大,可是却用上了内力,让人听着就好像出自耳中。

这一场围攻之仗,震古烁今——独孤残敌以一敌二千,身无一伤,杀坏了数十把武器,令一千多人消失于世上,让武林正道人士丢光脸面。

PS:整个故事已经构思得七七八八了,后面还有许多既意想不到又精彩的情节,对故事的情节非常有信心。就是文笔和写作技巧方面有些不自信,而且这个故事有些散(多主角和多线头的关系),在故事的缓缓叙述中,埋了较多伏笔。为了写好这个故事,笔者重读了一遍金庸的《天龙八部》和孙晓的《英雄志》(这二本书都是鄙人的最爱)。

需要申明一下的是,《负剑追道》并非同人作品,而且也并不说《负剑追道》比《天龙八部》和《英雄志》更好(在笔者看来这二本书已经是武侠小说的顶峰,不是想超越就能超越的)。

武侠小说曾经风靡中国,是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中国独特的小说类型,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文种。

可是时过境迁。

现今武侠小说已经越发的衰落和不受欢迎了。说白些,那就是武侠小说比较不讨好,武侠小说已经非常难火了,想要写武侠小说赚钱太过困难了。

现在玄幻文和都市文吃得香。

可是又有哪个作者敢说他们的心中没有一个武侠梦呢?又有哪一个作者敢说他们的写作不受到过金古黄等大神的影响呢?又有哪一个作者敢说他们的小说敢说他们作品部部都比那些经典的武侠小说好呢?

并且还有金古黄三大高峰立在眼前,读者很容易就产生比较的心思,写得稍微不好或者不能写出新意就抄袭啊、垃圾啦什么的,或者鄙视地丢下一句——你写啊,你丫还能写得比金庸还要更加好吗?

那么笔者为什么不写都市文,不写玄幻文,不写龙傲天文呢?反而去写比较不讨好的武侠小说呢(还有好几种更加冷僻的类型文)?

笔者之所以写武侠小说,那只是因为曾经的江湖梦。

郭靖黄蓉,乔峰虚竹,

杨过龙女,小宝双儿,

小李飞刀,花香满楼,

灵犀一指,天外飞仙,

月下留香,西门吹雪,

曾经的武侠迷,又有谁能忘得了上述的那些字呢?

有谁忘得了武侠小说曾经带给自己的感动呢?

或者武侠小说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却是笔者的最爱。

武侠小说并不是小说最初的鼻祖,但它却是笔者的最爱。

尽管武侠小说现今已经衰落了,但它却是笔者的最爱。

希望笔者能够写出一些新的东西来,希望自己能将这个故事写好,希望能给武侠小说这个花园里增加一朵独特的花儿。

爱恨情仇,侠义兄弟,

阴谋权术,战争打斗,

仁义道德,理想信仰,

强情节,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