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恭维了一番,唐三藏又拜谢伯钦的大恩大德救他的性命。
伯钦说:“你我都是同乡之人,有什么感谢不感谢的。”坐下来开始喝茶,不一会有一老妪,带着一个媳妇,对三藏行礼。
伯钦介绍说:“这是家母、这是山妻。”
三藏说:“请令堂上坐,贫僧应该拜见你才是。”
老妪看见唐三藏说:“长老是远来的客人,一路辛苦,就不用拜见我了。”
伯钦对母亲说:“母亲啊,他是唐王陛下的钦差,派遣到西天拜见佛主求取真经的人。刚才在岭头上遇到孩儿,孩儿念在我们同是一国之人,就请他来家里歇歇脚,明天我就送他离开。”
老妪听到儿子这样说,十分高兴说:“好,好,好!就是你请他,没想到刚刚好。明天师你父亲周年的忌日,就请长老多做些好事,念卷经文,到后天送他离开吧。”这刘伯钦,虽然是一个杀虎凶手手,镇山的太保,他却有着一颗孝顺的心。听到母亲这样说,就马上去安排纸钱香烛,留住唐三藏。
正在谈话的时候,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天色已晚。小的们开始排开桌子凳子,拿上几盘煮烂熟透的虎肉,热腾腾的放在桌子上面。伯钦请三藏先吃,尝尝鲜,桌子上也没有饭。三藏合掌在胸前说:“善哉!贫僧不瞒太保说,我自出娘胎出来,就做了和尚,从来都是不吃荤菜。”
伯钦听到唐三藏这样说,这和尚是给脸不要脸,早又不说,吃饭的时候说,真是扫兴,低头想可很久说:“长老,我家历代以来,都从来不吃素菜;就是有一些竹笋,采一些木耳,找一些干菜,做一些豆腐,也都是用獐鹿虎豹的油煎作,从来没有什么素的。有两口锅灶,也都是油腻透了,这样怎么办才好?这反而是我的不对了。”
三藏说:“太保你不必多心,请自行受用。我贫僧就是三五日不吃饭,也可忍住饥饿,只是不敢破了这斋戒。”
伯钦说:“你如果饿死了,却侄我不义啊?”
三藏说:“感谢太保的大恩大德,把我从虎狼丛里搭救出来,就是饿死,也强过喂虎。”
伯钦的母亲听到他这样说,叫太保说:“孩儿你不要和长老闲聊了,我自然有素物,可以招待他。”
伯钦说:“素物是哪里来的?”
母亲说:“你不要管我,我自然有素的。”叫你媳妇将小锅取了下来,让火烧了油腻,刷了又刷,洗了又洗,却仍然安在灶上,先烧开半锅滚水,不要用先;又将一些山地的榆叶子,让水煎作成茶汤;然后方一些黄粱的粟米,煮起饭来;又把一些干菜煮熟;盛了两碗,拿出来放在桌上。
老母对着三藏说:“长老请用斋饭。这是老身和儿妇,亲自动手整理的一些极洁极净的茶饭。”三藏真是饿的不行了,马上下来拜谢,这才上坐。伯钦在另外一个地方,铺排了一些没盐没酱的老虎肉、香獐肉、蟒蛇肉,狐狸肉、兔肉,点剁鹿肉干巴,满盘满碗的,陪着三藏吃斋。这也坐下来,心里迫不及待拿起筷子来,只看见三藏合掌开始诵经,吓得个伯钦不敢动筷子,急忙起身战在旁边。三藏念了数句经文,却叫“请斋”。
伯钦说:“你就是一个会念短头经的和尚?”
三藏告诉伯钦:“自己念的不是经,而是一卷将要吃饭的咒语。”
伯钦说:“你们这些出家人,怎么都有那么多讲究,吃个饭都要找段咒语念念。”
吃了斋饭后,伯钦母亲收了盘碗,渐渐天天色已晚,伯钦带着三藏来到自己的中宅,到后院走走。穿过走廊,有一座草亭。推开门,进到里面,只看见四面的墙壁上挂着几张强弓硬弩,几壶箭矢;走廊上方还搭着两块血腥还没干的虎皮:墙脚的地方插着许多枪刀棍棒;正中间摆着两张坐凳。伯钦就请三藏进里面坐坐。三藏见他这里这样血腥,心里发凉,极度不舒服,不敢坐的太久,坐了一会后就出了草亭。又往后后面再走了一会,是一座大园子,里面都是种的菊花,枫树的叶子也血红。又听见呼的一声,跑出十来只肥鹿,一大群黄獐,看见了人,都停下脚步观看,没有对人有丝毫的恐惧。
三藏转过头对伯钦说:“这些獐鹿是太保养家了的吗?”
伯钦答说:“像你是长安城中的人,有钱的喜欢收集金银珠宝,有庄院的喜欢种些稻粮;像我们都是打猎的,只能圈养一些野兽,防止天气变化吃不上饭。”他们两个人一遍聊,一遍散步,不知不觉黄昏到来,回到前宅休息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这家老小都起来了,知道这法师不吃肉,就整了素斋,款待了玄奘长老,请他开始念经。这长老用水净了手,和太保一起去家堂前上了一炷香,拜了家堂,三藏这时才开始敲响木鱼,先念了净口业的真言,又念了净身心的神咒,然后开始念《度亡经》的一卷。朗诵完成后,伯钦又请他写一份荐亡疏一道文章,然后开始念《金刚经》、《观音经》。这朗音一一大声开始念,念完后,吃了午斋。又开始念《法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