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地上仙,不食五谷,吸风露,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若等闲。”
仁风街的一处角落上,一名衣衫褴褛的道士放声高歌,身旁是一群顽劣的孩童,不住的投掷些瓦砾碎片,而周围的路人似乎早已习惯,并不显的意外。
中土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的仙歌童谣,“蓬莱、方壶、瀛洲”无一不是传说中的仙家宝地。
而关于飞仙的传说,更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
试问这世人又有谁不慕长生?
正所谓英雄白头,红颜枯骨。
小到黎民百姓,大到王侯将相,就算是坐拥天下的人间帝王,也贪慕长生之法,求佛求仙,祈求不死。
长生不老,是所有人的渴望,但终究没有不老的红颜,没有不朽的帝王,到头来皆是一捧黄土,就算是顽石,也有风化的一天。
或许也只有那传说中虚无缥缈的仙人,才能真的长生不老,寿与天齐。
不过,长生难觅,但仙人的传说却是代代相传着。
盘古、鸿钧、女娲、伏羲……
一个个名传千古的伟名,像是古老的咒语深深的印在世人的心头,让人期盼长生不死绝非荒谬,而是确有其事。
就如大唐人所认为的那样,人世间存在着一些人,他们被称之为真者,真者得仙人传道,修真乃长生之道,能御剑飞行,追风逐月,星海飞驰,种种神通,可无异于仙人。
只是,哪怕是真者也不是常人所能见到的,不过关于真者的典籍却是有迹可循的。
传言,大唐天元七年,有五位传说中的真者降临圣山,欲从大唐寻觅弟子传道。
此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轩然大波,各路人马,齐聚圣山,三教九流,权贵门阀,不一而足。
奈何仙路曼妙,全在机缘,无关乎你身份低微,权势钱财,最终真者挑选了五位有缘人,飘然离去,空留下一群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怅然若失,此事更是被载入到了大唐的史册了,留于后人品读。
而今已是过去三百多年,岁月无情,时间会消磨一切,凡人一生,百年匆匆,关于真者的传说,历经十几代人,也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就连皇室宗亲,也鲜有人再相信那些深藏在书格中的典籍。
直到沉寂了漫长的岁月,神迹再次出现。
消逝已久的真者降临武华山,欲寻觅天资出众的弟子前往修真界,一时震惊天下,仙人传说又一次成了热论。
这几日,大唐圣山武华山巅,涌来了数十万人,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凡夫俗子,包括三教九流,齐聚在圣山,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目的,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传说中的幸运儿。
夜色降临,朦胧的月霞仿佛给圣山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让这片原本魄丽的山脉变得更加虚无缥缈,如同仙境一般。
隐约间,山峰之上有光芒散开,仙音弥漫,似天人传道,又似举霞飞升。
月色中,石阳正在穿行在山林里,疾驰如飞,满身鲜血,好不狼狈,但刀削般的面庞上露出坚毅之色,一双星辰般闪亮的眸子,更是透着希望的光芒。
他正在生死大逃亡。
身后是所谓的石家正统,当代石家的天才嫡子石峰,率数十名高手追捕。
与石阳不同,石峰身高九尺,身材魁梧,曲臂有力,冷冽的眼眸中有电光闪现,充满杀机,他腰身弯曲,双腿发力,一跃之间近乎十几米,如同猎豹在飞奔。
无路可逃,山巅是唯一的希望,石阳咬牙拼命冲去!
月夜下,圣峰附近人山人海,漫山遍野都是人影,不过数万人聚集于此,却是出奇的安静,所有人都在静静的仰望着圣峰上的两道身影,一男一女两位真者。
巅峰之上,天女身着白衣,面遮轻纱,身姿曼妙,曲线玲珑,目光如秋水含波,翩若惊鸿,宛若谪仙降世一般。而她身侧,则是屹立着一个铁塔般的汉子,体魄强健,如钢浇铁铸,魁梧奇伟,锃亮的脑门,再披件袈裟简直如佛门的金身罗汉一般。
两者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站在一起,颇有些不同的意味。
这十天里,两位真者始终屹立在此,未曾离去,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不过到目前为止,也仅有三人被真者青睐,安静的站在两者身旁。
“师兄,我看时日也差不多了,我等也该回去了。”天女轻语,声音如娟娟泉水般美妙,沁人心扉。
“也好,师妹说的极是。”铁塔般汉子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挥剑斩红尘,断绝一世尘缘,一步之遥,从此仙路漫漫,仙凡永相隔!”
一曲轻音,像是告诫世间凡人,又似是训导身边的传人,让人如梦如幻,心思荡漾,恍然红尘种种都浮现心头,有种离世之感,又为何隐约间有几丝留恋,让人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