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这宋府门前可真是热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不气派!
“来来来,快请进,今日是犬子的成年礼,感谢各位邻里的到来!”宋巩在门前招呼着客人。
“族长到!”一声通报传来众人目光瞬间聚集在一位老者身上,宋巩赶紧上前迎接。
“九爷您来了,这九爷您大病初愈,还亲自来给犬子举行成年礼,让宋惶恐呀!”
“今日是我曾孙的成年礼,我这个九老爷怎会不来呐!哈哈哈!“
“九老爷您来了!“一声略有稚嫩的声音传来,这正是今日的焦点-宋慈,宋慈笑盈盈的跑过去撒泼似的扶住族长。
“这孩子,哈哈!”
“走走走,快进府中休息一下。”
进入宋府后约有半盏茶的功夫,族长就对众人说“及时将至,让我们一同去宋家祠堂吧,免得误了吉时!”
众人谈笑着起身,宋慈搀扶着族长往祠堂走去,不一会就到了宋家祠堂。宋氏在宋朝也算是名门望族,三开三进的大院子里供奉着宋代的列祖列宗,但除了一些大节日或哪家有红白喜事,平常也就只有哑奴自己打扫。
哑奴见到族长手指不停的比划,好像在说着什么。族长也好像听懂了他的话,朝他摆了摆手哑奴就安静了许多,退在一旁。
宋慈的各位叔公按照辈分分站四排,随族长一起祭拜祖宗。喧闹的祠堂在各位叔公站好后瞬间安静下来,只听到族长言语“列祖列宗,今日是宋家第九代子孙宋慈成年之日,由列祖列宗见证!”族长手持三株龙涎香愿意一番,接着众人随族长一起跪拜,之后众人起来分站两旁。
不多时正厅外传来一声“吉时已到”,宋慈走上前来跪在祠堂,其父宋巩为其梳理发髻后,由族长为其加冠,加过缁布冠,皮弁,爵弁后,族长拿起家训“今日你已成年,赐字惠父,从今日起须以光耀门楣为己任,忠义藏心间”
“第九代子孙宋慈必牢记祖宗教诲,不辱宋家门楣“
宋慈的成年礼结束后,宋巩上前招呼各位乡邻,“感谢各位乡邻,今日鄙舍略备薄酒,还请各位光临!”
众人在宋巩的招呼下移步到宋府,族长也由宋慈搀扶着前往,酒足饭饱后众人离去,喧闹的宋府安静下来。这是宋慈走到宋巩夫妇面前跪了下来,宋母忙上前询问“我儿这是为何?”
“孩儿今日已成年,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儿想去游历一番,来增长见识,还恳请父亲母亲恩准!”
“孩子,你****怎知人世险恶,不如在家读书,来年科举,谋个一官半职多好!”
宋父却不以为然“慈母多败儿,让他游历一下也好,你只知道人世险恶,怎知这官场更险恶,若慈儿不经人世险恶你又怎放心他为官呐!他长大了,一切随它去吧!”
谢谢父亲母亲,孩儿一定谨遵教诲,游在人间,学在人间!“
“那你准备一下,过几天再启程吧!这几天多陪陪你母亲!”
“孩儿知道,那孩儿就下去了!“
“恩!”
宋词满心欢喜的离开了,宋母却眼泪汪汪。
“老爷!”宋母语气里透着些许不满。
“你不懂,若它能吃些苦头,将来为官才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
七日之后宋慈将要离开宋父游历人间。宋父搀扶着宋母,边走边劝宋母“孩子将要走了,你应该笑脸相送呀!这样孩子才能走的安心!”
“都是你!‘
“好了,好了!”一会见到孩子就别不舍了!“
宋慈早早的就在门口了,他那颗入尘的心早已按耐不住了。
“慈儿,东西收拾好了吗?”
“早已准备妥当”
“那就好!记得和家里人来信呀!
宋父看了看宋母,知道她眼泪马上喷涌出来,就赶紧说“慈儿,趁着天还早,赶紧出发吧,天黑好找个落脚的地!”
“那孩儿就拜别父亲母亲了”宋慈深深鞠了一躬。
“慈儿,外面苦,不行就赶紧回来,天凉了记得加衣物.....”
“好了,好了,赶紧让他走吧!”
“阿福,赶车吧!”
宋母松开宋慈的手,久久伫立。
开始时宋慈还沉浸在离别的伤感中,行了半日有余,宋慈打开帷帐看到自己走出了建阳,眼前一片山明水秀,那种离别的的伤感也淡了八分。
“少爷,咱们这已经离开建阳了,可以好好玩玩了!”
“你这阿福就知道玩!这大千世界肯定有很多离奇的事,我也学了这么多年的推演之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
“少爷,天快黑了,前面有个村落,今晚我们就在那落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