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佛在人间,不在灵山
马脸黑袍落在沼泽林的上空,看不清脸色,但身边无与伦比的寒意让身后的下属都下意识的隔的较远。
“是谁?”
他的声音如寒冬最深处的冷厉,在绿色的火光中显得更加冰冷。
“巡抚使,接下来怎么办?”
一个下属硬着头皮上前问道。
“哼,在地府还没有谁能逃脱千峰城的追查,走不远的。”
面具下的男子冷哼一声,盯着始终不熄灭的绿色火焰,伸出一只手,苍白的指节在空中轻轻的捻着,良久,一缕淡淡的气息浮上指尖,他放到鼻尖一嗅。
随即,看向某个方向,语气有些惊奇。
“有趣,竟然是往永夜塔的方向!”
“大人,是否要加派人手?”
身后的一个黑袍小声问道。
“他们只有三个人,哪里需要如此麻烦。蜮,你留下,通知最近的鬼卒卫到沼泽林看着,其他的,跟我走!”
说罢,挥挥手,那抹气息顿时消散在空气中,随即朝着陈江流他们离开的方向追去,身形如电,眨眼便消失不见,剩下的黑袍面面相觑,只得快步的跟上,也消失在半空中,只留下一那个叫蜮的黑袍。
······
陈江流一行人,穿过一片草原之后,在一个山岭处找了一个地方歇息,低矮的山丘连绵不绝,乘阶梯状的向上蔓延,越往里走,山丘越高越陡,灰褐色的土壤和裹杂着的云雾将整片区域变的灰扑扑的,永夜塔就在这片连绵的山丘之中伫立。
猴子静静的看着永夜塔,越是靠的近便越能感受到那怪异的吞噬感,仿佛周围的空间都在凝固,那跳动的感觉也越发的清晰明显。猴子甚至能够察觉到永夜塔有一股不一样的力量似乎在撞击着永夜塔,它要挣扎着出来,这才导致整个塔朝着四周吸附力量来抗衡。
“大师兄,今天月落之后,我们便能到达永夜塔。”
小白龙走过来,对着他说道,盯着永夜塔,似乎也看出了端倪,神色有些凝重。
“我们要不要······”
猴子摇摇头,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开口道,
“我们不能月落之后去,歇息一晚,明天再去进去。”
小白龙点点头,随即吩咐陈江流他们就在原地歇息。
······
陈江流想着在沼泽林里,那幅画像让自己关键时刻抗住了树妖的攻击,而小册子还在自己的怀里。
想到这里,他掏出怀里的泛黄小册子,翻开第一页,仍旧是那个跌迦而坐在虚空的和尚,仍然紧闭着双眼,面色庄重,有着无尽的韵味在其中,但他还是翻开了第二页。
这一页没有图画,是几行文字,字迹什么的整齐干净,他看去,默念着。
“佛曰:四大皆空,众生成果。但我不相信!”
第一句就让陈江流一愣,那个和尚的话···很直接啊,于是他接着看下去。
“凡尘种种,皆是因,此时此刻,便为果。你看过去如沙,而今便为塔;你观昨日之河,从今往后成海······聚沙成塔,百川汇海,莫不在昨天与今天,因果相吸,所以,我每踏出一步都是实,我留下的脚印便为果,我修佛便没有所谓的‘空’,佛在眼前,佛在脚下,不在灵山!”
陈江流一震,这些字语振聋发聩,完全颠覆了整个佛教的宗文经义,惊世骇俗,却又于情于理。
他从震惊中醒来,再次看去,每个字都深刻的烙印在他的眼里,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和尚在思索,在行走,在对着天空自问自答,在某个夜晚借着星光,稳稳的写下这几句话,面容坚定,穿越亘古。
佛在眼前,佛在脚下,不在······灵山!
他想找什么佛教教义来反驳,却发现哑口无言,因为,他的看法和他一样。
他不懂佛,他看过很多的佛经,里面无数生僻难懂的字符让他昏昏欲睡,千篇一律,无非是佛祖如何教化众生,舍身救人,让人回头是岸的故事,却被奉为圭臬,无数僧侣沉溺其中,不知俗世为何世。
而他,却更喜欢在洛阳的街头走一走,每一步都踏的实在,有无数的小酒馆,有无数的青石桥,有着凡间种种热闹事,喜怒哀乐惧,爱恨情仇痴,众生无常,方才婀娜多彩,活的有意义。
陈江流看着书页上那整齐的像是长安城内的纵横坊市,满眼的烟火气息,血肉真实之感,默默在心底也加上了一句话:我也不相信!
“轰隆!”
突然,天边传来剧烈的滚雷声,惊住了他,连忙合上小册子,抬头望去。
只见在圆月缓缓落下之际,永夜塔直插青冥的塔尖一阵的闪烁,在剧烈的颤动之间,天边好像被划开几道裂痕,暗红色的闪电